早就听驻站记者说,虞城县有三户农民分别靠加工咸鸭蛋、钢化蛋、无公害鸡蛋,把小小鸡蛋、鸭蛋做成了行销全国市场的大产业。前几天,再也忍耐不住好奇,前往虞城看个究竟。两天的实地探访,记者深感震撼的不仅仅是一家比一家红火的“蛋产业”,还有一家比一家先进而又现代的市场观念。
“打造中国咸鸭蛋第一品牌”
在虞城县产业集聚区,记者一走进许愿食品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镌刻在现代化***房墙壁上的大红标语:打造中国咸鸭蛋第一品牌。60岁的许才功还是农民装扮,但言语间透出当董事长的豪气。
许才功是虞城县芒种桥乡后里阁村赫庄的农民,腌制咸鸭蛋是他们许家祖传的手艺。几十年来,许才功不断改进咸鸭蛋的腌制工艺,从传统的泥包法,到后来的泥灌法,再到现在的盐水浸泡法,既保证了咸鸭蛋的独家品质,又适应了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当初,许才功是靠走街串巷收鸭蛋在自家腌制,“那时一天也就卖千把个,赚个十块八块的零花钱。”
小小咸鸭蛋成就大产业其实是从老许的儿子开始的。2006年,许才功的大儿子许典强,主动放弃在西藏当兵转二级士官的机会,带着创业梦想回家。当年,许典强注册成立了虞城许愿食品有限公司,自己任总经理、法人代表,父亲任董事长,同时把在内蒙古当兵转业回家的弟弟许国强也纳入团队“高管”层。
“靠品质打天下”。公司成立后,他们打出“许愿牌”,在县城周边50多家馍摊免费配送煮熟的咸鸭蛋,很快打响。许典强趁热打铁,立马购置包装生产线,***包装的许愿牌咸鸭蛋迅速在商丘各县(市、区)各大超市上架销售,继而进军省内及周边省的市场,并挺进南京、上海等南方都市。
销售市场的膨胀,让老许这个董事长兼“总工”忙得不亦乐乎。腌制咸鸭蛋的车间先是设在赫庄的老院,继而把两个儿子新结婚的新院都用上,3个院子能放下30多个缸。2008年,他们在芒种桥乡政府所在地租了一个废弃的食品***大院,挂上了“许愿食品有限公司”的招牌。这***,腌制规模最高可达到160多缸。2011年年底,再次迁移,从乡政府所在地迁到县城,在虞城县产业集聚区扎下根,生产******也“鸟***换炮”——占地50多亩的***区,里面有现代化的***房、新添置的3***包装分拣生产线,特别是洁净宽敞的腌制车间齐刷刷地摆放着400个大缸。
记者暗暗算了一笔账,一缸一次性可腌制400公斤大概3000枚鸭蛋,400缸就是16万公斤总计120万枚鸭蛋,40天左右一个腌制周期,一年可周转9回。也就是说,这个公司一年可加工生产1400多***合计1000万枚咸鸭蛋。老许很自豪:“搞咸鸭蛋,我们这***应该是商丘的***,咱河南比俺这大的还没听说过。”
遗憾的是,记者采访中没有见到总经理许典强,因为当时他带着他的咸鸭蛋正在漯河参加第十届中国食品博览会。
“把钢化蛋做成大产业,俺也过把老板瘾!”
与许家靠传统工艺把咸鸭蛋产业越做越大类似,虞城县城郊乡许庄村农民刘红进苦心经营几十年,正把钢化蛋这篇大文章越做越大。
钢化蛋,南京人称“活珠子”,被称作“天然的绿色肉食品”。现年50岁的刘红进,若从他1979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干孵化鸡苗生意说起,捣鼓钢化蛋也有30多年的道行了。一开始也是走村串巷收农户家中的土鸡蛋,然后在自家孵化,21天孵化成鸡苗,再到集市上去卖。1995年,细心的刘红进发现钢化蛋成了饭店和市民餐桌上的“新宠”,就把原来孵化鸡苗的时间缩短而得的钢化蛋拿到市场、送到饭店,很受欢迎。从此,他与钢化蛋结下不解之缘。
1997年,刘红进上马养***,先是养了2000只土杂鸡,所产鸡蛋就地加工孵化成钢化蛋,供不应求。于是,连年扩大养***和孵化室规模,2002年上马6000只鸡,到2010年达到3万只。原来养鸡、孵化钢化蛋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后来把村头自己的10亩责任田全用上建起了养***和大型孵化室。现在,刘红进的孵化室可一次性孵化鸡蛋3万多枚,10天至14天一个周期,按一年30个周期算,一年可加工转化鸡蛋近100万枚。“这规模至少在商丘没有比的!”刘红进的钢化蛋起初销售到商丘各县(市、区)及省内、省外周边的各大饭店、农贸市场,后来通过网上销售,产品打入南京、徐州、西安等地市场。刘红进说,若卖鸡蛋一枚3毛钱左右,孵化成钢化蛋批发出去一枚6毛多,增值1倍。
看准了市场,刘红进正计划着上马5万只规模的养***,“俺也准备成立公司,注册商标,上真空包装,让自家的钢化蛋再增值,把钢化蛋做成大产业,俺也要过一把老板瘾。”
“阿健牌生态无公害鸡蛋声名远扬!”
虞城县城郊乡罗庄村农民卢常健,今年36岁,现在的身份是虞城县鑫鑫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和虞城县阿健生态养殖合作社理事长。
2005年,年轻气盛的卢常健***心上马了2000只规模的土杂蛋鸡养殖场。一天,时任商丘市副市长李思杰带领市畜牧局负责人视察防疫情况来到罗庄村,看到卢常健蛋***的柴鸡蛋,建议他注册商标,搞无公害鸡蛋品牌生产,拿到超市论个卖。
一句话点亮聪明人,说干就干。卢常健立即注册成立鑫鑫养殖有限公司,很快建起***房,购置打码、分拣、包装设备,并在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阿健”商标,并在当年拿到了“河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的认证牌匾。打着“阿健牌”的柴鸡蛋在虞城县城、在商丘市区、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超市里热卖,而且比普通鸡蛋一公斤多卖四***钱。摸准了市场的脉搏,卢常健2006年将蛋***规模扩大到1万多只,并拿下“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金字招牌。2007年,卢常健甩开膀子一下又将规模扩充到10万只!从此,傲视豫东的10万只蛋鸡养殖规模一直保持到今天。
卢常健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把眼光瞄向全国尤其是南方大市场。2010年,卢常健带领几个伙计来到大上海,首先选择一个大型社区的大型超市作为突破口。面对上海人歧视的目光,卢常健承诺凡是进店的顾客一律免费赠送2枚“阿健牌生态无公害柴鸡蛋”,而且光送不卖,连送两天。结果,第二天,那家超市人满为患,蜂拥而来的上海人都是奔着那“口感就是好”的阿健牌鸡蛋而来。就这***,上海的市场打开了。接着,无锡、苏州、宁波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市场一一打开。
市场需求旺盛,卢常健的10万只蛋***生产的鸡蛋远远供不应求。顺势而为,阿健生态养殖合作社应运而生。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周边60多家蛋鸡养殖场,其中在2万只以上规模的有14家。
“养好品牌鸡,卖好良心蛋”是卢常健为自家公司及合作社社员提的硬性要求。“阿健牌生态无公害柴鸡蛋声名远扬!”卢常健介绍说,他的公司及合作社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蛋鸡标准化示范场”、被省政府命名为“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
卢常健显然没有止步。他透露,他已在虞城森林公园圈好200亩地,今年就要上马阿健休闲观光农业园,实现鸡蛋论个卖的理想。明年,计划上马规模50万只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并规划开发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实现饲料基地、蛋鸡饲养、蛋品包装、品牌销售一***龙循环式发展。
采访结束,回味悠长。透过三户农民将小小咸鸭蛋、钢化蛋、无公害鸡蛋做成大产业的经历,记者深深感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人尽其能的好时代,同时也更加领悟到当代新农民时代弄潮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