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当代新农民 > 赵本山:农民本色 返回首页

赵本山:农民本色

赵本山:农民本色

时间:2012-06-08 09:14来源: 未知作者:bianji66收藏
    ■王炜琨
  一个被儿子搞下台的村民委员会主任———一心承办龙泉山庄奔走致富路的农民鳏夫刘老根,和一个爱得死去活来且“彻头彻尾”的农民寡妇丁香,***恋20年,其中两年被演绎成40集电视剧,即《刘老根》18集、《刘老根》(二)22集,最后才成婚的曲折故事,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当代新农民鲜活的荧屏形象,将21世纪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气象、新农民、新思想、新境界,真实、生动地展示给了全国乃至世界亿万观众,这是电视艺术界一个可喜可贺的收获。它虽然还有不足,却令人欣慰、令人感动。感慨之余也令人真正认识到刘老根可敬,赵本山了不起。
    认识赵本山最早是在1993年8集电视剧《一村之长》北京西郊军庄的拍摄现场,那时,他仅是偶尔“触电”,对电视剧可以说还是“门外汉”,不过,由朱一民执导、赵本山主演的《一村之长》还是获得了当年中国电视“飞天奖”三等奖。接触“刘老根”是2001年我接手《刘老根》这部作品的宣传工作,那时赵本山“火”得不得了,也“牛”得不得了,《刘老根》获得了当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收视率之最。真正认识“刘老根”———赵本山,是通过《刘老根》(二)引起的又一次轰动,这时刘老根、赵本山不再是单纯的一个戏、一个人物的什么效应,则是深入千家万户,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思索。
    《刘老根》的编剧何庆魁在农村打渔、卖菜,始终没离开农民,现在还是农村户口,即使住在城里,也每年要回“家”几次,重新去感受自己的农民情结。导演、主演赵本山更是农村中来,是永远不肯忘本的令人尊重、令人仰慕的可爱的“笑星”。他“火”了十几年了,也“发”了十几年,如今他已是几个公司的大老板,仍然称自己是农民,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格。而且赵本山确实聪颖、有见地,第一部《刘老根》他是与谢晓嵋联合执导,第二部《刘老根》而是“单挑”,也是平生首次独立做导演。但表现农村生活细节,他俯身皆拾,随手拈来。《刘老根》为什么“火”?不是它形式多么花哨,画面多么漂亮,而是它朴实的农民感情,真切的农民思想、意识,他知道农民现在所思所想,摸到了当今农民如何发家致富的脉搏。农村中不乏刘老根、***匣子、丁香、大辣椒那***的人,也不乏胡科、冯元那***的人,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发展的证明人,是不断进步中不断出现问题、面临道路抉择的农村人。他们真实、可信,是带有普遍性的典型形象。《刘老根》没有丑化农民,正是俗了吧唧的刘老根和他周围的人们,代表了大多数正在寻求进步的农民及农民文化,让农民更好地认识自己,看清楚自己的弱点,这正是作品的高明所在。
    笔者在某个座谈会上再次见到赵本山时,感觉他依然质朴如初。谈起事情来,他善良、诚恳的品性清澈见底,他与时俱进的聪慧令人赞佩,他幽默风趣的天性令人欣赏。这么多年还依然保持农民本色很是难得,我真诚地为他的保持本色而高兴,为他的进步而祝福。座谈会上本山说,“市场经济社会经济过去靠胆大,管理不规范,这个戏给所有老板一个思考。现在普遍的现象是:农民富了,但不会‘玩’了,实际上这是中国大企业改革面临的难题,也是课题。我1993年成立公司,基本的管理模式与刘老根一***,各部门的人员配置也大同小异,家族企业我‘玩’不了了,直到最后,总经理我也是外请的。”《刘老根》使人们看到了当今的农民怎***走出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纯农业经济模式,是怎***认识市场经济的活力,又看到了农民的胸襟还带有一定的狭隘性,他们的素质还有待于提高。不但要“脱贫致富”,还要“富而思进”奔小康,这是时代的要求。赵本山们的演绎,虽然对农民市场经济生活本质及企业发展规律展现不足,却敏锐深刻地揭示了乡镇企业家庭管理模式所带来的无穷贻害,这给发展中的农村经济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敲响了警钟。两部《刘老根》,活画出当今农民及农民企业家奔小康的艰苦曲折路。
    赵本山深知进入电视剧领域并非易事,因此拍摄期间总是严于律己,刻苦勤奋。他不但要求自己也要求剧组所有同志敬业,在3个月的拍摄期间本山从不走穴。他也非常清楚,电视剧不是小品的堆砌,赋予的主题要鲜明,故事情节要连贯,人物性格要饱满……他说,像***匣子这***的农村中不是坏人的文化人,可以“小狡猾”,但要“大善良”,要把握好“度”,否则就演“过”了,演“过”了就会跑偏,就又是小品了。拍摄中,赵本山把功夫主要放在导戏上,自己的形象比较忽视,因此有人说刘老根的戏不如***匣子,他承认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拍摄中作为导演、制片人的赵本山舍得花钱,用的是最好的机器设备。为了拍好这部剧,他找武警部队帮忙,由武警站岗,全力以赴保证剧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地进行创作。关机时,剧组的每一个演职员都舍不得离开,都流下了眼泪。赵本山说:“我牢记自己做人做事要扎根于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把你放在平实的位置,就会提炼出反映农村现状的好故事好情节。”
    谈起遗憾之处,本山说,如果剪成20集就好了,当时上春节晚会没时间修改。再有,他笑着说,因为自己没挣着钱,所以就没舍得剪那两集(可以多两集稿酬),但是,他非常积极地上税,认为自己是上税大户。
    至于《刘老根》东北地域性强的问题,赵本山认为,虽然地域性强,但长江以北的范围也已经不小,如果还认为“小”,也只能“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做起”了。他强调,“二人转”不只是东北“那一疙瘩”的艺术品种,它也是民族艺术园中的一支芬芳的花朵。为了更好地将“二人转”发扬光大,赵本山在沈阳成立了一个“二人转”剧场,为的是净化、培养文明的“二人转”观众,使这个民族的艺术形式走向世界。
    我认识的“刘老根”、赵本山就是这***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境界的可敬的当代新农民。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