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静河流淌,屋后绿草茵茵,游泳池、健身器材、超市、诊所……一样都不少。
这不是哪个城市的大型小区,也不是哪家高端楼盘,这是一处村民的集中居住地。
早就听说新农村综合体的“幸福指数”很高,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记者来到渠县中滩乡天山新村,眼前的“乡村别墅群”,不禁让记者惊羡不已。
10月14日下午,中滩乡天山村二组的张其富老人正与工人一道装修自家新房。这是一幢两楼一底的“小洋楼”,是他大儿子在该乡规划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时“抢订”的。记者楼上楼下、这屋那屋钻来钻去参观:墙上地下走的“暗线”,水电气光纤一应俱全,每层均有卫生间,厨房宽敞可兼作餐厅——心中如雷鼓,脸上却故作“淡定”,第一个问题就是问张其富老人这房子的价格、面积。
“25万!”
“260平方米!”
就是这两个数字,让记者再也淡定不了了——新农村综合体,果然名不虚传!
其实,房子修得漂亮不是新农村综合体的最大魅力,它的关键所在还在于这是一个能为农民提供生产服务、生活便利的新型社区。
记者在中滩乡天山新村村口看到一幢大楼正在拔起,正疑惑间,中滩乡村镇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雷茂国介绍说,这是该村正在建设的综合性服务大楼,里面将有村委会办公室、会议室、超市、诊所等为当地村民提供方便的“部门和单位”。
雷茂国还说,截至目前,该新村已建成74幢房屋,除了260平方米的大户型,还有一个174平方米的户型。这两种户型是他们当时启动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定下的。
40多岁的段云春正在打整她家的地板,她家选的就是一套174平方米的,花了20.6万元。
“原来的房子已经破败住不了了,这几年两口子在外打工挣了些钱,适值村里规划了综合体建设,就选了进来。”段云春看似轻描淡写的脸上,分明散发着满足。
按照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要求,至少要有150户以上,该村已规划了Ⅱ期110户建设,届时,该综合体总占地面积将达43亩,房屋不能超过3层……这已不能用城里楼盘的容积率概念来衡量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记者冷不丁问雷主任:“你没在这里整一套?”
雷主任笑了一笑:“我可没有这个资格,必须是这个村的农民才可能买这个房子哦!”
百度了一下“新农村综合体”: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提供一个融居住和生产服务为一体的环境优美、服务周到的场所,这就是新农村综合体。
新农村综合体应该具备四个特征:一是从作用上看,居住的人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二是从地理上看,包围着小城镇,是小城镇的延伸。三是从功能上看,为农民生活提供优美居住环境,包括水电气路、通讯网络、污水垃圾处理、绿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和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社会事业,为农业生产提供包括日常生活物资、农资、农技和信息服务等周到的服务。四是从地位上看,介于小城镇和农民新村之间。
从渠县县城驱车到这里,不过10来分钟车程。这个综合体,样样条件符合!
为加强和提高村镇规划管理水平,达州市在全市所有乡镇率先建立了有正式行政编制的村镇规划管理办公室,并组织所有乡(镇)长和分管副职及“规管办”主任进行轮训。参加了三次市里学习培训的雷茂国获益匪浅,认为培训班让他掌握了不少土地法规,学到了不少乡村农房规划建设知识。
从渠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了解到,该县已规划建设了5个这样的新农村综合体。
住的比城里人宽敞、吃的比城里人绿色、公共服务不比城市差……一个崭新的新农村时代正拥抱着新时代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