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环境 > 走进烟台新农村:新农村,先塑新环境 返回首页

走进烟台新农村:新农村,先塑新环境

走进烟台新农村:新农村,先塑新环境

时间:2012-06-07 16:21来源: 未知作者:bianji66收藏
        新农村,新发展,要有新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让新农村建设惠泽于民。这一共识,成为跃动在田***新村的最动人音符:市、县两级财政投入100多亿元,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治污、治脏、治乱、治差工程使90%以上的村庄得到有效治理……
  让农村硬***“硬”起来
  只有环境上去了,生产才能快速发展,农民才能安居乐业。
  “要为农村打造全新的发展环境,首先要从农民最迫切、最需要的生产生活******入手。”市财政局副局长牟树青说,今后,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全市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今年,全市财政“三农”预算支出达23.5亿元,较上年增长32.1%,直接用于改善生产、生活******的款项将大幅增加。
  打造一个全新的新农村,只有硬***真正“硬”起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后劲十足。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以改善农民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切入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使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海阳市先后投资6084万元,为后进村新上公益事业项目495个,使57个村告别了吃水难,***个村通上了柏油路,67个村看上了有线电视。硬***变“硬”,曾经的“后进”成了“先进”,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目前来看,要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生产、生活的最大便利,道路和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重中之重。”市交通局副局长郑树清表示,今后,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将继续向纵深推进,向偏远乡村延伸。今年计划投资2.5亿元,硬化农村公路800公里以上,新增通油路行政村195个。市水利局也为今后农村水利建设排出进度表,规划到2007年底,投资6.8亿元,(下转第二版)
  为新农村打造新环境
  使全市90%以上的农村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打造村落民居新形象
  建设新农村,“村容整洁”是点睛之笔。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根本载体,下功夫让广大村庄干净起来、整齐起来、漂亮起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市建设局副局长周洪超说,打造新环境,美化新家园,必须选准环境整治这个突破口,要从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四方面入手,使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年内,我市将完成100-150个村的“四清四化”,使100个村成为整治示范村,三年内将这一成果推广到全市规划建设范围内的所有村庄。
  “各村经济实力不同,自然******各异,村居环境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脱离实际搞强迫命令。”牟平区委副书记丁海滨认为,塑造“村容整洁”的新环境,要充分尊重农村的实际和特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牟平区根据村庄客观******,把辖区村庄分为城郊村、经济强村和普通山村三个层面,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推进、力所能及的原则,为农民打造生态良好、环境整洁的新家园,使农村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新农村要有新生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要营造“环境整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生态。
  “新农村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必不可少,尤其要通过林业绿化和果业种植,使新农村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明财认为:建设新农村新生态,必须紧扣各地实际,突出经济发展,贯穿生态理念,反映特区特色。
  通过指导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方式,可以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双赢”。新农村新生态,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一种人与自然共同生息,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社会与自然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