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环境 > 探访湘江边最美村镇:岳阳楼区西瓜山社区 返回首页

探访湘江边最美村镇:岳阳楼区西瓜山社区

时间:2012-10-18 17:33来源: 未知作者:孟枭收藏
       岸上有我家 ——走进岳阳楼区洞庭街道西瓜山社区
   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街道西瓜山社区成立于2003年6月30日,辖区范围为沿洞庭湖风光带内侧沿线,占地约1.2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805户。  
    10年前那个漫长的汛期——渔民何大明带着妻儿坐在风雨飘摇的船上,望着晦暗的天空和涌动的洞庭湖水,祈祷风浪快些平静;
  10岁的小严瞻躺在停靠在湖边的小船里,等待着父母归来,闹钟的嘀嗒声从此成为童年印象里最深刻的记忆;
  刘官保边撒网收网,边有一搭没一搭辅导两个儿子的功课。这两个喝洞庭湖水长大的孩子,一个读到高中,一个只读到小学。
  10年后岳阳楼区洞庭街道西瓜山社区里——
  何大明开了间自己的小饭馆,名片上印着的身份是“岳阳市水上救护队志愿者”,他是队长。20岁的严瞻,如今是四川大学编导专业的大二学生,同时还是江豚保护协会的志愿者。刘官保的新家安在了洞庭湖边,两个儿子都进了水运公司工作,年收入超20万元。
  7月15日,洞庭湖又笼罩在风雨中。记者寻觅到刘官保的新家。他的家是上岸渔民安置房,当时花了11万元买下,平房,两居室。房子沿湖而建,窗外是洞庭湖,风景极好,喝茶时能闻到风里的鱼腥味。房子另一面是1100平方米的水泥坪,立着30平方米“渔民唱晚”的文化墙和社区大舞台,“我家老太太经常去那里跳舞,你看她这会儿没在家,肯定是去跳舞了。”
  在离刘家不远的洞庭湖6码头边,停泊着一艘崭新的三层趸船,这是社区为上岸渔民提供就业的平台之一。一楼有13个门面,是渔民专属的“超级市场”;二楼是为渔民提供休息场所的茶餐厅,物美价廉;三楼是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巡逻队的办公室,何大明和他的队友们每天除了巡湖之外,就是在这里写巡湖日记和制作江豚视频。
  西瓜山,这个诞生不到10年的社区其实不种西瓜,最初由华容县湖滨渔业社根据国家平垸行洪政策整体搬迁而来。现今的805户里,转产上岸渔民和水上作业渔民占到510户。
  “开始大家都不愿意上岸,我自己也很矛盾。后来是基层干部带头转产转业,大家才愿意跟着来。”而不为人知的是,何大明曾经是洞庭湖一方“渔霸”。 作为西瓜山社区204户612名上岸渔民中的一员,他完成了近乎完美的转型。
  和何大明同样接受就业培训的还有150多名上岸渔民,其中三分之一在社区的引导和帮助下重新就业。
  对何大明们来说,以前的家在水上,天管人不管。现在的家在岸上,天不管人管。渔船摆渡的挂靠手续社区帮忙办,还为渔民成立自己的公司;油价差有补贴,前年发了66万元,休渔期有补贴,去年发了19万元;危房维修不用自己出钱,社区为渔民争取了110万元改造资金;48户渔民去年上半年已经住进第一批经济适用房,第二批100户新房即将动工。社区新修了850米的区干道,不长,但宽敞。新装了12盏路灯、98盏楼道灯,不多,却亮堂。“日子过得安逸,西瓜山很美!”见惯了洞庭狂风恶浪的何大明说。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