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生产的“瓦房店模式”
在瓦房店,农业发展在走出一条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集约化,使瓦房店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规模相当的农业集群,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畜禽加工示范基地、水果加工示范基地,使农家大院和田地变成了“第一生产车间”。今年,瓦房店农村200万亩可耕地中,大田、果树、设施农业比例实现了从6:3:1到4:4:2的合理配置。新建设施农业标准小区450个,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05处,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18处,新建、扩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9家,发展千吨以上储藏设施28个。这一切使瓦房店成为全省唯一一个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省唯一一个中国果菜产业最具国际竞争力十强市……
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瓦房店通过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引导和农村党员的率先垂范,使农业发展的“瓦房店模式”更上一层楼。发展离不开人的能动性,如何调动起这一发展的原动力呢?瓦房店把注意力投向了农村党建体制的创新。在整个瓦房店242个村党总支下,建立起了种植(养殖)业党支部、新型产业经济组织党支部、外出农民工党支部和老年党支部等四类专业党支部900多个,专业党小组2800多个,形成了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特色突出的村级党组织体系。同时,瓦房店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搭建了“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和“争做新农村建设标兵”的活动载体,通过组织主导、党员示范,引领各乡镇高标准建设农业生产大区,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引导农民投身温室大棚、生态果园等设施农业建设,帮助农民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状态中解放出来,通过与遍布各乡镇的各种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联合,实现订单生产。活动开展以来,瓦房店共发展设施农业项目 192个,推广优良品种30多个,农民收入比去年同期提高810元。
农村党员“创优争先”不落后
在老虎屯镇雅化村,党员姜明章靠扣大棚种蔬菜和养香菇致富发家了,今年,他主动联系了本村的10户群众,无偿把自己扣大棚的技术传授给他们,现在这 10户村民都扣起了大棚,养起了香菇。在谢屯镇前进村,党员王凤伍是种植芹菜的行家里手,今年,他带着村民王长洲一起种芹菜,从种植品种、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给他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这样的传帮带行动,如今在瓦房店农村蔚然成风,它有一个名字叫做“党员联户行动”。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瓦房店1248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和18671名农村党员,凡有劳动能力的都积极参与了“党员联户行动”。他们本着群众真需要、党员能做到的原则,从小事做起,向大处努力,讲奉献不嫌小,做好事不嫌少,做到了“十到户”:即方针政策宣讲到户,道德规范普及到户,低碳生活倡导到户,听取呼声走访到户,群众困难帮助到户,天灾病祸慰问到户,致富经验传授到户,生产技术示范到户,邻里纠纷调解到户,迷信赌博制止到户。到目前为止,已有1.1 万名农村党员联户群众2.6万多人,为办实事3万多件,促进了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记者感言
农业经济发达了,农民富裕了,城乡协调发展了,低碳生活到农村了……作为“瓦房店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瓦房店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大举措,使农业生产走向了集约化、产业化,也使低碳农业、低碳生活的理念在农村大行其道。我们不禁要羡慕瓦房店农民,羡慕他们的生存发展环境,羡慕他们的积极精神面貌,羡慕他们能够为叫响全省县域经济的“瓦房店模式”样板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