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过程就叫林业“碳汇”。碳汇是国际上认可,并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建立绿色碳汇基金、开展项目造林绿化,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的一种重要途径。
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仅在去年,辽宁省就完成人工造林作业面积446.8万亩,是计划的1.47倍,同比增长35.4%;完成封山育林310.5万亩;完成全民义务植树9443.4万株。辽西北边界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已完成100万亩的造林任务,整个工程进入收尾阶段。辽西北荒山绿化工程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37.8万亩,超年度计划近70%。按照全省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规划,今年到2012年,全省造林绿化任务1702万亩,总投资46.8亿元。到2012年建设期末,全省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35.13%提高到40%以上,林木绿化率由目前的38.42%提高到45%以上。
按照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来计算,虽不能准确计算出辽宁拥有的森林每天到底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辽宁拥有的森林植被日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一定是惊人的。
曹元向记者透露,森林的碳汇交易是一项朝阳产业,具有很好的前景。省里今年将研究成立碳汇基金,争取年内建成,不过此项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程序复杂,首先至少得有一个亿的注册资金,在得到国家批准之后,才具备资格向社会吸纳资金,吸纳上来的资金可以用来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