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王勇无,中国策划协会会员,西安古都协会理事,高级注册策划师。曾就职于西安高科新西部实业发展公司,后在多家房地产公司担任高管职务,主要研究成果有 《中国周原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新村中国—中国农村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沣渭新区中国科学城战略发展研究报告》;《中亚和中国经济一体化发展构 思》;《城市经营四段论》;《开创四维立体物流园区新模式》等。
中国农村未来发展模型探讨三
国际经验与国内模式

王勇无
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韩国的农村建设经验为例,我们一同体验其发展里程。
新农村建设的国际经验
韩国的新村运动
20世纪60—90年代韩国仅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百年的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其经济发展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究其原因,韩国的新村运动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振奋民族精神方面功不可没。
1、新村运动的主要内容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提供农民生活质量运动。以勤勉自组合作为基本精神以振兴国家为动力,通过政府支援农民自主的方式设计实施一系列项目带动农民自发开展家乡建设的活动。
2、新村运动政府实施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建立高效统一的新村运动组织管理机构
实施农村经济文化全方位建设战略
指定科学严格的新村管理制度
设立奖勤罚懒制度
政府提供一定物资资金技术支持
强化新村运动的教育知识
3、新村运动的主要成就
1)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农村破旧落后的面貌,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2)通过物质文明建设 带动精神文明建设和伦理道德的反国民运动改变了国民的精神面貌,成为激励韩国不断进步促进社会 和谐的宝贵财富
3)产生了积极的国际影响,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形象
4、对中国的启示
1)农村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可同时并举
农村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广泛参与。
农村现代化建设 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素机制。
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一向系统工程 需要统筹规划有效安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农村现代化建设要加强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人才培养和农民素质得体高。
新农村建设的国内模式与典型案例
在新农村建设中,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双流县率先提出并大力实施工业向园区,农民向城镇,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的”三集中“战略,促进了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融合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主要内容和措施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认为本整体推进
1、发动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运动
2、注重土地整理着力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
3、注重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打造村庄新风貌
4、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新产业
5、注重就业培训培育当代新农民
6、发展 农村社会事业构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格局
经验启示
1、提升和优化城市中心区域的产业。
2、以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加大城镇带动力。
3、通过三大重点工程推进农村全面发展。
4、通过综合性制度改革确保市场基础作用。
5、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弥补市场失灵。
6、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城乡一体化保障力度。
7、制定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推动城乡一体化良性发展。
8、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着眼点和立脚点。
9、通过创新土地利用方案和土地整理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合理的土地保障。
10、通过农业湿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
结 束 语
千百年来,农村居民都将城市看作是他们寻找新的机会,摆脱穷困命运的地方。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人们怀者美好的愿望不断的向城市聚集。
最近五十年,城市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不仅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从城市到城市之间的流动也大大增加了。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1/3迅速增长到1/2,正是这种大规模的流动,使得城市贫困率大大高于农村贫困率,以至于当世界走向城市时代时,全球1/3的城市居民却面临着贫困的挑战,一些国家的城市不仅没有给新移民以美好生活的希望,而且还产生了城市病,并造成农村的凋敝,城市化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给文明带来动力的同时,也给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诸多烦恼,未来5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例将增加到2/3,要使这一过程平稳健康发展,未来城市化必须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不仅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而且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国过去城市化道路所经历的曲折,要求我们必须反思失败的教训,借鉴成功的经验,探索城市化道路的一般规律,开拓中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这对今日中国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当这份承载着许多人心血的报告即将问世之时,我们深知中国的农村即将翻开新的画卷,我们为几千年以来默默耕耘在这块土地上的祖先而感到自豪,为辛勤劳作的父辈而由衷致敬,为能够在中国农村的发展史上留下墨迹而感到欣慰,愿天下所有耕耘在土地上的父老乡亲都能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