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设施 > 新农村金屋银屋,最好还是农家书屋 返回首页

新农村金屋银屋,最好还是农家书屋

时间:2012-11-06 13:49来源: 作者:收藏
    到农家书屋,看书,上网,学习健身舞……富裕起来的泾县琴溪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他们高兴地说——

    国庆期间,记者到泾县琴溪镇走访农家书屋,发现忙完农活的农民聚在书屋里,翻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别有情致。新元村村民钱小红告诉记者,他就是从书中学会科学种水稻的。

    钱小红种了500多亩水稻。看书,增加了他科学种田的知识,扩大了他的视野,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从去年初开始,他又找村委会和镇农综站帮忙,在周边又租了200多亩田种水稻。他的独生子在部队当兵,记者问他种这么多地人手不够怎么办。他告诉记者,他请了8个助手,加上他和妻子,正好“十全十美”。“现在种田都是机械化,农忙时再请一些散工就行了。到年底挣几万元不成问题。”钱小红轻松地说。

    同住新元村的王长水,近几年科学种烟叶尝到甜头,每年仅种烟就收入8万元左右。今年春节,他既没走亲戚,也没玩牌打麻将,而是忙着“充电”、上网租田。眼下,他的烟叶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亩。

    该镇马鞍村有种蔬菜的传统,近两年悄悄发生变化:采用农业科技方法种菜,使专业户种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记者到该村种菜专业户的代表张从文家时,他正在上网寻找相关信息。随后,记者又到蔬菜大棚观赏他的劳动成果,大棚里种植了辣椒、西红柿、早黄豆、黄瓜等,品种多样,生长茂盛。今年到目前为止,他的纯收入已超过万元。

    现如今,琴溪镇的种田大户忙于读书学习,种田时比试谁的科技含量更高。这正是该镇“麻将桌上人渐少,农家书屋人增多”的原因所在。

    离开张从文的蔬菜大棚,记者又来到罗家冲村的广场,如火如荼的群众文艺活动扑面而来。随着夜幕的降临,村里的姑嫂、妯娌、婆媳在这里结伴而舞。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罗家冲村是该镇一个较大的自然村,有500多人。这个广场是2010年底修建的,很受农民欢迎。“舞起来的农民,其场面与县城广场舞相比,毫不逊色!”这位负责人高兴地说。

    去年初,退休教师张佩玲和村离任老干部赵日清等积极筹划,成立了映山红女子健身舞蹈队和琴溪新村女子健身舞蹈队。这两支健身舞蹈队很活跃,她们当中有白发老者,有中年妇女,也有时尚的年轻人。10月1日这天,罗家冲广场鼓乐齐鸣,队员们在广场上跳起了集体舞。统一的服装,整齐的舞姿,吸引了当地的父老乡亲。

    据张佩玲介绍,过去,很多留守妇女干完农活基本没事可做,现在参加了舞蹈队,精神面貌改变了。她们在舞中健身、在舞中沟通交流,邻里关系、婆媳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了。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