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设施 > 乡村“花灯汇”舞出新气象 返回首页

乡村“花灯汇”舞出新气象

时间:2013-02-25 16:34来源: 作者:收藏
    张山乡桃花灯、雷官水乡鸭灯、独山乡手狮灯、大英镇秧歌灯、汊河蚌舟灯、革命老区半塔镇女子长龙灯……盏盏花灯舞出农村新变化、阵阵锣鼓道出农民新生活。2月22日,在来安县第二届永阳民俗花灯汇上,12个乡镇各具特色的花灯表演舞出了农村新气象。

    朵朵桃花娇艳动人,桃花仙子舞步轻盈。张山乡桃花灯队由30多人组成,其中十几个是女大学生村官。这些女大学生村官经过短期集训,勇敢上阵,虽显稚嫩,而认真劲儿一点不逊于“老把式”。“我们不仅要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还要传承文化遗产,让农村充满文化活力。”仰山村主任助理毛露从正月初九开始就随队伍巡回表演了,而且兼职给队员们设计发型、头饰。张山乡文化站长陈芳告诉记者,乡里为了打出张山油桃的品牌,特意编排了桃花灯,在各地表演。
 
  “看,那些‘鸭子’好可爱!”伴随小朋友们的尖叫声,雷官水乡鸭灯队登场了。蓝色“鸭子”憨态可掬,粉红色“鸭子”活泼可爱,他们头顶元宝帽,扎着领结,手持双扇,张着“大嘴巴”穿梭在旱船、花灯之中,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年近60的魏大富负责打鼓,精神抖擞。“在外耍花灯,回家做板鸭,两不误!”魏大富说,队伍里好几个人都是加工板鸭的。“薄如万片糕,嫩得不用嚼”,雷官板鸭自清朝同治元年问世以来,一直畅销大江南北,目前全镇有30户加工板鸭,每年销售几十万只。

    18位农村汉子分成6组,每组3个人轮番上阵,手举一头“大狮子”,边走边舞,时而翻滚跳跃,时而抖动腾挪,“狮子推磨”、“狮子拜门”、“狮子理毛”,一个个动作惟妙惟肖。独山乡手狮灯甫一亮相,就赢得观众热烈掌声。“我们这18个舞狮子的都是在外打工的农民,元宵节一过就要离开家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狮灯”传承人傅国先告诉记者,他们中最大的62岁,最小的才18岁,这项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民间技艺后继有人了。

    “百花捧出秧歌灯,春风引来玩灯人;柳林黄莺唱新家,千家万户开秧门……”大英镇省级“非遗”秧歌灯歌声悠扬,唱尽了鱼米之乡大英镇发展现代农业,百姓增收致富的愉悦心情;汊河镇蚌舟灯、彩绸舞,河蚌翩翩,彩绸飞扬,道出了与南京接壤的皖东小镇打造汊河新城,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对接“长三角”的欢快心声;革命老区半塔镇30多名“女将”将40多米长的黄烫金布巨龙舞得风生水起,威风凛凛,抒发了老区群众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齐头并进,改天换地的满腔豪情……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