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设施 > 南京市江宁区建强合作社盘活农家乐创新发展都市生态休闲农业 返回首页

南京市江宁区建强合作社盘活农家乐创新发展都市生态休闲农业

时间:2013-02-25 18:43来源: 作者:收藏
  发展都市生态休闲农业是江宁区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举措,去年以来,江宁区强有力地推进了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并适时提出了合作发展思路,通过组建农家乐合作社,有效地促进了富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但尚属“年轻”的农家乐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江宁区的农家乐绽放出“美丽乡村”的光彩,合作路径、合作模式、利益联结机制等成为各方探索的焦点。

  走合作之路,谋发展大计——

  农家乐旅游日趋红火,但随之而来的一个新问题也日渐凸显,这便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各行其是,给发展带来了诸多制约因素。因为经营分散,各家各户形成不了一个“拳头”,无法主动出击市场,对外招揽客源,树立经营品牌,特别是大多数家庭都无法接待相对较大的旅游团队,而在接待方面,也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食宿条件、卫生状况等都不尽相同。现实的矛盾使越来越多的农家乐经营户意识到,推动农家乐健康快速发展,经营户需要携手合作,加强组织,形成合力。

  今年3月,世凹桃源农家乐合作社在江宁区率先成立,21名社员带动了70多户、130人就业,17家餐饮店、3家旅馆渐渐步入经营的正轨。随后,石塘人家、汤山七坊、朱门农家、东山香樟园农家乐合作社相继成立。“合作社成立后,带来最大的变化是,统一了农家乐的管理、价格和服务标准,避免了过去的无序竞争,农户的接待条件改善了,服务水平提高了,特别是接待团队,由合作社统一安排分配,保证了家家有客源、游客都满意。”石塘人家农家乐合作社负责人郑涛告诉笔者,合作社成立的短短几个月,农家乐生意风生水起,最美乡村酒吧、竹里食乡、青年旅社……受到了游客们的广泛好评,该合作社的成员还组建了一支义务巡逻队,轮流负责辖区内的保洁、保安工作。

  据了解,目前5家农家乐合作社全部正式运营,65%的经营户加入了农家乐合作社,出资额达到7000万元。通过大半年时间的探索,江宁区农家乐合作社的承载功能、管理职能、带动效能开始显现,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农家乐经营服务中心(村农家乐旅游公司)、农家乐合作社、农家乐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经营管理模式。截至9月底,江宁区“五朵金花”接待游客量4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750万元,户均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户均利润约10万元,带动本地农民就业近600人,人均年收入25000元。

  从“偷着乐”到“集体乐”——

  “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挣钱,背靠合作社这颗大树,我们的钱袋子迅速地鼓了起来。”以经营餐饮和农副产品为主的“朱门人家”老板刘忠介绍说,今年7月,他正式加入了朱门农家乐合作社,在政府“帮扶结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现在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每日的营业额能达到5000元左右。“要是没有合作社,我们现在可能还是‘单打独斗’呢!”世凹桃源“秋香鱼馆”的王国虎如是说。

  汤山七坊农家乐合作社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路遥带头创业,结合自己所学专业,主动与市农科所联系,策划水生经济作物种植方案,种植了20亩水生蔬菜,并于今年盛夏收获了“第一桶金”,为合作社成员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61岁的老党员徐根龙也带头发起“党员示范户经营承诺”,他说:“一个人富不算真正的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应该借助合作社这个大家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通过联合和合作,农家乐示范村的辐射效应正在发酵,休闲农业效益大幅度提升,农民自主创业经营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带动周边农民就业收入和农户土地房屋出租等物业收入大幅度提升,真正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批农民。目前,“五朵金花”本地农民收入呈现出多元化增长态势,尤其是创业收入实现了质的跨越,为引导广大农民立足于农业领域创业致富树立了标杆。

  花开五朵,各表一枝——

  根据“五朵金花”不同定位和特点,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江宁区对五家农家乐合作社采取了多元化入社路径,调动了一大批农户的入社积极性。其中世凹桃源、汤山七坊两家整体改造规模小,以农家乐餐饮为主要经营方向,各经营户投资总额不大,属本地农户分散独立经营。石塘人家主要经营高品质商业街区、住宿休闲,其改造规模大,资金投入多,横溪街道以所属旅游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建成后由街道旅游服务公司统一招商经营,对本地农户参加招商的给予倾斜,在带动就业上优先安排本地农民。根据世凹、七坊、朱门农户分散独立经营的特点,采取经营农户以经营性资产折价入社,街道或村(社区)以建设投入作为集体股入社并主导合作社发展方向的模式。香樟园和石塘人家实行统一招商运营,采取了本地农户以房产、土地入社,街道旅游服务公司、村(社区)、社会资本投资主体以相应的建设投入作为股份入社,由街道旅游服务公司作为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合作社发展方向的模式,较好地兼顾了农户、集体、社会资本和各方利益。

  除了在入社模式上因地制宜外,各家合作社还千方百计地塑造产品特色。怡人的山水风光、古老的民俗风情、可口的农家土菜、新鲜的娱乐项目、周到的服务态度……五家农家乐合作社集思广益,使出浑身解数,积极打造别具一格的农家乐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秉持“利益均沾”原则,以拉动成员共同致富为目标,农家乐合作社已经成为帮助本地农民致富的助推器。“产业增值了,收入增长了,村民幸福指数也在节节攀升。”横溪街道甘泉湖社区党支部书记汪强乐呵呵地说。

  路漫远兮,上下求索——

  “只有自驾游或者跟着旅游团的大巴过来才行,其余交通方式都不方便。”周末,风尘仆仆地从市区赶到世凹桃源体验农家乐的乐小姐说出了自己的烦恼;“客源还不稳定,周一至周五游客不多。”朱门农家农家乐合作社负责人虞康坦言,这是该合作社当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我们还需要更多的餐饮培训指导,这样会令游客更加满意。”东山香樟园某餐馆服务员小夏如是说……虽然江宁区农家乐合作社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仍然需要更加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其他部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融资支持等服务,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利用合作组织加大服务培训、服务检查、服务反馈意见的整改,提升社员的管理意识和水平。”区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农家乐农民专业合作社任重道远。从农业提升到服务业,从农民转型成为商人或服务员,从零散经营到形成产业,这一切并不容易,至少单靠一股淳朴的热情或者不作为的“合作社”是远远不够的。政策的支持、“硬件”的打造、“软件”的提升,只有真正建强农家乐专业合作社,盘活了农家乐,才能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实现农家乐示范村的健康发展。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