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设施 > 幸福桃花源 四季皆风景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积极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返回首页

幸福桃花源 四季皆风景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积极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时间:2013-02-27 20:45来源: 作者:收藏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来到桃乡阳山,白墙黛瓦,独具江南特色的传统民居错落有致地散落在青山绿水间,浓郁的水乡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阳山镇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内容融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丰富旅游的内涵,提升旅游的层次,又有机融入现代文明元素,营造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人文气息;同时打造精品,提升形象,全力打造生态特色镇。

  近年来,阳山镇以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龙头,以生态旅游产业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突出“特色农业、生态宜居、休闲度假、文化养生”四大特色,被批准设立“江苏省无锡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同时被授予“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省自驾游基地”、“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在,“幸福桃乡”以“桃”为引领,通过打造生态旅游度假区,期望带给每一个游客幸福体验,也让阳山百姓感受到幸福情怀。

  丰富产品层次找准幸福着力点

  幸福和旅游的内在联系,关键在于得到满足。而每一个来到阳山的游客,无论是游玩品美食还是舒缓身心享受自然风景,包括特色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流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的这两句诗把我们带进了自然清新、野趣盎然的桃园农家乐体验区。该功能区以农家生态园项目为核心,在自然风光秀丽的长腰山西麓,全面展示世外桃源与世无争的农耕和谐场景。通过建设森林公园景区、百果采撷观光园、竹海拾趣休闲区、蜜桃采摘区、农家乐体验区、会议度假区,因地制宜充分整合现有山林、桃园、茶场、竹海、池塘、苗圃、白鹭栖息地、林荫幽径、乡村民居等自然要素,把长腰山周边区域建设成为具有乡村农家韵味、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世外桃源。春风骀荡,桃花映红朝霞,结合一年一度的阳山国际桃花节,领略“三月花海、七月桃香”的怡人景致,徜徉花海间赏花品桃,置身农家乐拾掇野趣,真可谓是“天上无仙境,阳山有桃园。春来花似海,秋熟果如蟠。香飘云山外,美名天下传。朋自远方来,长醉不思还。”

  近年来,阳山镇充分依托并深入挖掘桃源农耕文化、地质科普文化、儒家书院文化、佛教禅宗文化等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积极推动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并带动城镇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全镇着力打造“静享”田园慢生活、“境享”品质度假、“精享”乐活魅力三大板块,规划形成“一体两翼”新格局。一大批经典作品纷纷呈现,农家生态乐园是一个原生态乡村体验区,为“大无锡新十景”之一;桃文化博览馆是全国第一家高品位展示“桃文化”内涵的展馆,堪称艺术的殿堂;火山地质文化展示馆以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火山——安阳山为基础,展现地质演化史,是科普教育示范基地;“麒麟湾”科创社区为企业集团、高等院校、高层人才提供创新创意创业场所,带给各界名流独特的品质享受;清华会所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阳山定点设立的产学研发展机构,是孵化先进科技成果的理想平台;桃花岛景观公园把东西方园林艺术巧妙融为一体,追求全方位视觉享受,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园林”。

  延伸文化内涵支撑幸福旅游

  没有文化的旅游产品是苍白的,提供给游客的幸福感也就没有生命力。但在阳山,上述问题都不存在。阳山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除了独具特色的桃文化,还有生态文化、书院文化、民俗文化等。

  近年来,阳山镇积极打造我国第一座以桃文化为主题的博览馆——无锡阳山桃文化博览馆,以“感觉桃花源”、“感受桃文化”、“感知桃科技”为主题,通过书画、摄影、多媒体、雕塑、摆件以及场景再现的手法,充分展示了阳山秀丽的四季风景、悠久的种桃历史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引领观者进入梦幻般的桃源仙境,全方位展现了中国桃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宣传、教育火山地质保护、科普及地质科学知识为主题的现代化展馆——阳山火山地质公园和博物馆,以阳山特有的火山文化为基础,作为全国示范作用的一个火山地质公园展馆和研究火山、保护火山公园、有效保护地质的基地,主要面向青少年学生和国内外旅游观光客,肩负着青少年学生校外辅道,火山地质知识普及的教育基地,以及文化旅游休闲胜地和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重任;以旅游节庆作为推动力,每年举办的桃花节已成为无锡旅游的一张闪亮的名片,配合桃花节,该镇还举办文艺表演、山地自行车寻宝、摄影大赛等活动;充分利用安阳书院的文化底蕴,重聚书院儒学气息,开发阳山“儒学”之旅,依托老城镇基础,将儒学与商务充分结合起来,使安阳书院成为“省级国学教育基地”;从佛文化出发,结合朝阳禅寺的禅宗修行,打造“禅修”的全新体验;、强调文化养生,利用阳山优越的自然生态等条件,形成以专业健康管理、咨询、疗养为主要特色的高端健康养生社区;同时,建设阳山桃源文化艺术街区,作为未来阳山各种艺术活动登台亮相的展览与交流场所,集中展示艺术家们的精美艺术作品,包括古玩、绘画、陶瓷、藤艺等,通过旅游产品与文化内涵的捆绑式发展丰富内涵,延伸幸福感。未来,阳山还将围绕市场变化不断编制规划,希望用更先进的文化理念来引导旅游发展,进一步丰富内涵。

  推进生态建设提升幸福指数

  生态宜居、高效农业、休闲度假和文化养生是阳山的四大特色。阳山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建成省级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一个独具魅力的现代化小城镇,成为无锡乃至长三角地区城市功能板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桃乡,宜居家园。阳山拥有32000亩桃林,四座原貌青山,绿化覆盖率达45%,水环境质量良好,宜居环境绝佳,结合水蜜桃产业发展,成立各具特色的专业合作社,走观光农业之路。合理规划利用各类用地,积极探索对滨河岸线、基本农田、水体湿地、自然山体等稀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争创国家级森林镇。通过因地制宜的农业改革、景观开发和生态建设,形成氛围浓郁而又品味独特的生态景区,描绘一幅“以水为纲、以山为体、以绿为本、以文为脉”的自然清新画卷。

  繁华集镇,美丽乡村。阳山积极创新新农村建设思路,采用“搬、整、包”三种处理模式,按规划“搬迁”,选择性“整治”,针对性“包装”,在改善村庄环境面貌的同时,保护好农村文化,提高村民文明素质,提升村民幸福指数,让农村变成宜居之地,繁荣乡村文化休闲旅游,达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效果,使全镇呈现出“繁华集镇、美丽乡村”的喜人景象,努力争创“中国最美村镇”中的典范。

  该镇重点突出阳山水蜜桃、万亩桃花、温泉疗养、文化养生社区等生态休闲品牌,因地制宜整合现有山林、桃园、茶场、竹海、池塘、苗圃、乡村民居等要素,保护性开发,整体包装。阳山农家生态园项目自2007年启动以来,一直致力于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为此,政府先后搬迁了3家味精厂、2家养猪厂、1家化工企业,并投入5000万元进行污水管网接管,同时新建点源治理2处,共计投入500余万元对3个村庄进行综合整治,使百姓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与提升。

  加强配套设施完善幸福保障

  近年来,阳山确立一盘棋发展意识,为切实做到核心景区建设、市镇改造开发、休闲旅游开发、生态田园开发、农业集约发展的有机统一,以桃博园为核心,阳山老市镇、陆区新市镇统一规划,形成“一体两翼”整合开发的新格局,积极做好各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论证工作,包括桃花岛景观设计方案、小阳山周边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桃文化广场改造设计方案、老阳山休闲养生社区改造设计方案等,规划设计力求做到起点高、可持续、具前瞻性。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依托水蜜桃特色品牌,结合温泉、湿地、山林、书院、禅寺等资源,逐步凸显出生态与休闲元素,达到桃文化区、农家乐区和温泉度假区相映成辉的效果。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推动旅游发展。阳山交通通畅,锡宜高速、342省道穿境而过,锡宜高速公路设有专门道口;开通了608、611、627路公交车直通市区火车站、沪宁城铁惠山站等交通枢纽,离灵山景区、十八湾景区、常州嬉戏谷、无锡动物园、太湖风景区等都在20分钟车程内。342省道、锡宜高速无锡西出口、阳山出口都安装了旅游指示牌,同时逐步完善了各景区旅游导视系统。游客服务中心位于景区入口处,交通便捷,位置醒目,提供咨询及相关旅游配套服务,大型游客接待中心及生态停车场根据规划于今年启动建设;完善新市镇规划,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统筹推进交通、电力通信、雨污分流、给水、天然气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道路路灯实现了全覆盖;基本建成公路、航道立体综合交通体系,随着桃溪路建成,阳山的“东大门”将全面敞开,并带动北部湿地形象的对外展示;桃博馆内部进行了景观和绿化改造,各展厅内部陈列布置进行了充实、调整和美化;景区电瓶观光车、山地自行车等旅游游览设施全部到位,观光游船、健身车道、电瓶车道等线路的丰富调整,更好地满足了游客的出行需求;继续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教育、卫生等资源整合,努力建设全国“名校”、“名院”;积极推动陆区市镇建成人口聚集、商业繁华、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片区,成为整个阳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致力打造阳山老镇区成为高档国际养生社区。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