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紧缺成瓶颈
随着青壮年劳力不断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空心村”成为治安薄弱环节。据宿州市政法部门介绍,近年来,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突出表现在侵财类案件频频发生,农民迫切希望政府部门加大治安力度,并采取保障措施,减少他们的财产损失。
农村点多、面广,警力不足问题普遍存在。宿州市桥区综治办副主任刘智富告诉记者,该区大部分农村派出所仅有四五名正式干警,却要承担七八万人口的治安防范任务,常常难以应付。
由于农村留守人员少,老弱病残多,群防群治面临新问题。作为公安民警的有益补充,农村联防队员的人数正在锐减。永镇乡派出所所长张纯健说,过去该乡仅2万人口时就有联防队员10多名,基本覆盖每个村,现在达到4万人口却仅有3名联防队员,且年龄多在五六十岁。村治保会作为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也难以发挥作用。过去,每个村的治保会有好几个人负责维持村中治安,如今基本上只有一名“光杆司令”。多年前,村村都有巡逻队、护村队,现在却难见踪影。
桥区公安分局一位人士指出,群防群治工作之所以弱化,很重要的原因是基层治安经费紧缺。过去,联防队、护村队的工作经费来源于“三提五统”,村民巡逻有一定补助,自从取消了“三提五统”,财政部门又无拨款,加上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联防队和护村队很难招到人手。
“改善农村社会治安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增加基层社会治安经费投入。 ”宿州市政法部门一位人士说。
引入保险探新路
去年,在考察学习山东省的成功做法之后,宿州市政法委、综治办创新社会管理,在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引入保险模式,率先开展“农村治安保险”工作,采取“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对保费和治安经费实施“打包”,力图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群防群治工作新机制。
据介绍,“农村治安保险”由综治部门组织协调,以乡(镇)、村为单位参加财产保险,通过明确治安联防和经济赔偿责任归属,在农户遭遇盗抢、火灾等情况后,由保险公司提供相应的救助和补偿。投保的农户每年自愿缴费30元,其中,***作为保费,交给保险公司;另外20元作为乡(镇)、村社会治安活动经费,交由综治部门集中管理,专款专用。一些农民说:“如果保险真能管用,一年30元钱又算个啥。少吃两斤肉,全家保平安。 ”
宿州市政法部门有关人士说,开展农村治安保险工作,有助于治安防范工作由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向市场主导转移,促进农村治安防范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既能免除农民因社会治安问题而导致财产损失的后顾之忧,又能解决治安经费“瓶颈”制约问题,同时能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农村地区治安防范能力。
目前,宿州市将这一保险作为“平安工程”、“民心工程”在泗县、灵璧县和桥区大力推广。我省其他部分市、县农村也学习宿州的经验,开始在部分农村试点。由于“农村治安保险”投入少,农民参保积极性很高,部分村庄参保率达90%以上。截至今年2月,宿州市累计为35.55万多户农民办理了农村治安保险,收取费用1066.7万元,其中三分之一共计355万多元作为保费,三分之二共计711万多元作为各乡(镇)、村的社会治安经费。目前,这些收取的社会治安经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综治部门的办公经费不足问题。
保要保在“点子”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宿州市不少农民表示,“农村治安保险”保障项目“不对路”,没有保到农民心坎上。
“群众管这项保险叫‘猪不保’。 ”桥区支河乡徐桥村干部耿玉祥说,“农村治安保险”对于牲畜的保障只有牛、马、驴、骡四类大牲畜,但皖北农村基本不使用大牲畜,而最容易被盗抢的猪、羊、鸡、狗等农村常见家禽家畜偏不在保障项目中。农机具的盗抢保障范围也很有限,仅为柴油机、潜水泵、农用电机三类,而目前农村较为常见的农用机械为三轮机、四轮机、联合收割机等。
“农村治安保险的保障项目大多不是农民所需。目前,农民理赔成功的基本上只有火灾项目,但这与治安保险这个名字风马牛不相及。盼望农村治安保险能扩大保障范围,保农民所需。 ”一位村干部这样说。
农村治安保险的保障范围何以“不对路”?宿州市政法部门有关人士解释称,这一险种借鉴山东,部分保障项目与皖北地区的实际存在一定差距,有关部门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将提出改进意见。
宿州市一家保险公司表示,之所以严格限定保障范围,主要为防范“道德风险”。该公司有关人士举例说:“猪、羊等体积小的牲畜失踪后,难以判定究竟是走失了,被主人吃了,还是被盗抢了。而大牲畜的盗抢则相对比较容易认定。 ”
此外,保险公司作为盈利机构承担公益***业,本身就存矛盾心态。宿州市一家保险公司有关人士说,扩大农村治安保险的保障范围固然可以让农民获得更多利益,但目前每户农民一年只缴保费30元,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费用归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收益有限的情况下,如盲目扩大保障范围,将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
一方面是农民嫌保障范围窄,一方面是保险公司要进行风险控制,如何解决“两难”问题?宿州市政法部门将通过深入调研,依照法律法规、保险规章,重新设计一套更为完善的保险方案。桥区综治部门还建议,政府可以仿照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将“农村治安保险”纳入“惠民工程”,不仅可减少农民支出,也可化解保险公司风险。据宿州市政法委有关人士介绍,该市正在讨论方案,今年准备由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县(区)配套资金1000万元,用于建立农村社会治安长效机制,而“农村治安保险”的费用有可能从这笔资金中解决。(记者 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