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美同志系中方县农业局科教股股长,中共党员,湖南农大植保专科毕业、农艺师。1986年6月参加工作。25年来,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积极履行职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做好一行。全心全意履行一个农艺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先后荣获省农业丰收奖一次、市农业丰收奖三次、县政府嘉奖一次、农业部门各类表彰和奖励六次。
一、“三方式”求进取
一直以来,潘玉美同志坚持“三方式”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首先,静下心来学业务,一直在农业农村基层工作,重实践轻理论,进入局机关之后,她深感业务知识贫乏,工作压力大。于是不断搜集相关技术资料,努力自学了葡萄、金银花、蔬菜等主导产业栽培技术。其次,走下去学经验,每次下乡工作中,她总是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与科技示范户共同探讨,集思广益,学到了不少成功经验和知识,不断增强工作的指导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三,走出去长见识。为了更新知识,与时具进,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先后参加湖南农学院、怀化市农业局以及县局培训23期;2009年6月参加了本科函授学习,已经完成了所有课程结业。通过系统的学习,学到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了解了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发展方向。
二、勤抓业绩,不断创新
几年来,她始终把农业科技培训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举办“农村实用技术”、“科技入户工程”、“灾后重建技术服务”等多种类型农业科技培训26期1500人次。2008年1-4月份冰冻期间,到中方区、泸阳区、新建等乡镇调查柑桔、蔬菜灾情,组织农户恢复生产,并到受灾严重乡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技术培训工作。2009年,在蒿吉坪乡吉都唐、干田垅、三叉溪等村,中方镇茅利溪、荆坪、泸阳镇新店坪等蔬菜基地,泸阳镇企业办葡萄基地、深入开展科技培训,组织科技示范户专门集中培训;2010----2011年深入乡镇开展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的要求、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本地业务素质培训、异地专业培训、结合其它单位开展地方特色农技人员与种植大户到异地学习。例如2010年:分别于11月5日10日、19日-24日;12月26-31日,安排农技人员到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安江镇)、湖南农大(普通班)、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期5---15天学习;当年5月--9月份先后两次由县人事局牵头,及时组织人员(农技骨干、蔬菜种植大户、果树种植专业户12 )到湖南生物机电技术学院参加贫困地区搭建平台项目举办的蔬菜专业、果树专业培训学习;9月25日,组织农技骨干和蔬菜种植户、科技示范户30余人参加市农业局举办蔬菜技术培训。通过各项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户更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
三深入指导,不愧为农服务
几年来,先后深入到中方区、泸阳区、铜湾区等15个乡镇科技下乡指导服务30余次,接待群众技术咨询1000余人,编写《无公害鱼星草栽培》、《棉花栽培》、《无公害西瓜栽培》、《无公害蔬菜生产植保技术》等技术资料12遍,为群众发放技术资料3200余份。如:2009年5-6月,雨水较多。引起蔬菜、西瓜等作物病虫害大量发生,袁家乡桂花村是近两年开始发展西瓜生产,群众技术薄弱。本人多次与该乡站周辉同志到桂花村指导农户辨认病害,讲解病害发生规律、给秦昌岩、秦进长等10亩以上种植大户从中转库挑选最好对口农药、真正做到送技术、送药剂上门服务。通过发放技术资料及现场指导,使该村80多亩西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如,中方镇竹站村潘伯洪种植1.5亩五年生本地葡萄,2007年,开始出现落叶、枯枝、根部腐烂的现象。严重影响当年产量,本人曾两次前往葡萄地观察、配药防治仍然无效。2009年5月请市经作站专家到实地观察诊断,确定该病是极为少见的全镰刀菌引起的斑圆班根腐病,经过一年综合防治,到目前基本上恢复树势。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007年,参与主持了《中方县金秋梨综合开发技术》项目,全县推广面积0.75万亩,主要落实在活水、铁坡、石宝等乡镇。在项目区制定了金秋梨高产栽培规程,推广了无公害栽培技术,通过组织实施、举办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等措施,使基地金秋梨优质果率幅度提高,项目区比非项目区销价高0.8元/公斤。每亩增产694.8公斤,该项目实施为农民增收135.5万元。该项目2007年3月已获怀化市农业丰收计划二等奖。潘玉美为第一完成人。为了探索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2007年―2008年,参与主持了《超级杂交中稻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全县两年推广面积8.75万亩,项目区主要落实在炉阳、下坪、花桥、铜湾、铜木等乡镇,在项目区制定了超级杂交中稻高产栽培方案,推广了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通过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印发资料等系列配套措施,使基地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项目区比非项目区每亩增产218元/公斤。每亩增值206元,该项目实施为农民增收135.5万元。该项技术于2009年6月已获省农业厅农业丰收计划三等奖。
潘玉美同志,工作几十年来,从不计个人得失,在中方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实现中方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愿付出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