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嘛,就是带着群众干的人,冒风险的事情我们先干,干出样子来群众自然会跟上来。”这是新建乡农技站站长杨光文时常挂在嘴边的话。3月5日,笔者在新建乡蔬菜基地里见到他时,他正忙着指导村民移种菜苗。这个当地人人竖起大拇指夸赞的基层干部,长得又黑又瘦,看起来更像个普通农民。
作为农业技术干部,杨光文依靠掌握的知识,放下身段不怕吃苦,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动当地群众创业,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闯出了一条致富好路子。
新建乡位于中方县东部山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达83%,距怀化市区仅26公里,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明显。2009年,怀化市实施“菜篮子”工程后,新建乡党委政府决定将大棚蔬菜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建设。然而,当时群众不懂技术,又怕没有市场,没人敢干。
“种蔬菜能不能致富,群众心里没有底,我带头先干起来,给他们作个示范,不能让群众来冒这个风险。”2010年,杨光文率先扛起创业大旗,响应乡党委政府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的号召,在新建乡黄金村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建立了大棚蔬菜示范基地。
作为乡镇干部,工作上的事情本就纷繁复杂,杨光文只能挤出自己的所有业余时间来管理示范基地。每天忙完手头的工作后,他都要到蔬菜基地,与村民一起除草、驱虫、施肥、浇水,查看蔬菜生长情况。通过实践,杨光文摸索总结出一系列经验。他把露天栽植改为地膜覆盖,蔬菜提早上市,价格远高于普通种植的蔬菜。采用大棚保温种植后,蔬菜产量和产值更是成倍增长,到2011年,每亩大棚蔬菜毛收入达到了2万元。
看到杨光文创业成功后,当地村民纷纷开始效仿。杨光文把自己的蔬菜基地交给别人管理,自己专心服务种植户。他奔走于各个田间地头,挨家挨户指导,传授种植经验。为让农民开阔眼界,他先后组织村民到广西及怀化周边县市等地参观、学习10多次。每逢赶集,杨光文的农用物资店里围满了咨询的群众,他总是热情的为他们解答疑难。
在他的带动下,村民发展蔬菜产业信心倍增。黄金村300余亩蔬菜大棚全部采用了最先进的管理办法,引进了大批市场竞争力强,增产增收快的新品种,2011年全村蔬菜收入比上年提高15%以上。现在,新建乡的蔬菜产业已渐成规模,引进了怀化市农业龙头企业五丰公司,全乡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400多亩,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427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