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典型事例 > 植根山乡沃土,为了大地丰收 返回首页

植根山乡沃土,为了大地丰收

时间:2013-11-15 18:04来源: 作者:收藏
     1981年,大学毕业的孙太安来到了位于豫西深山区的栾川县,当他一踏上这片土地,就被这里的山山水水吸引,一干就是32年,32年来,他扎根深山,走遍了栾川的大小村落,穿行在山川田野里,为千家万户送去农业技术,成了山区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我热爱农业工作  
    “干工作累不着,我热爱这一行,一到岗位上就有使不完的劲儿。”这是孙太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这样的热情,使他在基层农业科技岗位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参加工作以来,孙太安先后主持完成较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9项,获得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市政府科技成果6项,出版发行专业论著4本,发表专业论文6篇,获得省、市、县先进、模范荣誉9项。特别是近年来,他作为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栾川县域主要技术负责人,采集土样6400个,安排试验示范150个点,累计20万亩,推广配方肥20000余吨,建立“栾川县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使农民施肥有了科学依据,有效促进栾川县域农民增收。  
    “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员,平时多跑几次腿,多动几次嘴,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对农民来说,可是十分难得。”孙太安经常这样对身边的同事说,作为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站长,他在一线的工作时间最长。2006年,他兼任栾川县农村能源环保站站长,承担了洛阳市政府下达的27000座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任务,从技术培训到指导,从放线开挖到密封完工,他都要亲自到场。在他的指导带领下,共建池29210座,超额完成建设任务。  
    2012年,国家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作为这两个项目的负责人,孙太安早出晚归,和同事们在指导员培训、示范户遴选指导、区域站选址施工等工作上奋斗在一线。因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致使血压骤升,累倒在下乡路上,经过短暂的住院治疗,马上又投入到工作中,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他却说:“我是一名农技人员,面对群众的渴求,我不能坐在办公室,我的阵地在田间地头”正是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栾川近几年的特色农业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马铃薯、宇槿花、特色水果、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以孙太安为代表的农技服务人员成了山区群众的贴心人。  
    ——我想要农民增收  
    作为栾川县农业技术拔尖人才,怎样让农民增收是孙太安心头最关心的事,每逢外出,他处处留心,希望能得到最新的科技知识。2012年秋,他回到老家南阳探亲,发现乡亲们种植玉米的方式很特别,仔细询问后,他发现这种“313金三角”种植方式比传统种植方式的亩产量要高出1倍多。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对于以玉米为主要农作物的栾川来说,这种种植模式无疑要带来成倍的收益。回到栾川后,他便紧锣密鼓地布置起来这项工作。尽管他和同事们费尽心思引进了这项名为“313金三角”玉米种植模式,可是群众们并不领情。陶湾镇张盘村村民张军是孙太安的老朋友,因为孙太安要在村里搞试验田,张军差点和他闹翻。     

    “‘313’模式和咱农民种田的方式太不一样了,一个穴里种3株玉米,行距3尺,这要搁平时,我们行距只留2尺。我咋能轻易就换了,耽误了庄稼收成可咋办?”张军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我们提供免费种子、化肥,地我来帮你种!保证增收!”孙太安当着大伙的面保证。试验田开种了,孙太安亲自拉线测量、配肥,隔三差五地往地里跑。今年9月,试验田丰收了,亩产量由以往的600斤长到了1800斤,村民们都兴奋了。张军也逢人便夸。“老孙这个人真能,说到做到,往后俺们种田就全听他的了!”  
通过多年的工作积累,孙太安根据栾川的气候特点、土壤条件为栾川农民提供了最简易的种田理论:小麦春季巧追肥,提高产量创奇迹;土豆红薯要高产,良种配肥是关键;麦套玉米抓“四早”,中耕灭茬施肥早定苗;要想沼气多产气,保温加料要积极……这些看似简单的理论,包含了他多年的工作经验,也让受培训的老百姓受益匪浅。  
    ——我期待更多投入  
    “   干工作只要潜下心,俯下身,就能出成绩”,回忆起32年的农技推广工作经历,孙太安感慨道,“目前农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年轻力量太少,现有工作队伍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不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极度匮乏。中央已经提出了聚焦农业科技,培育职业农民的战略举措,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期待有更多的专业人才潜心投入到农技推广的工作中,为农村培育出越来越多的职业农民。”  
    同时,他还期待能有更多的惠农政策落地:比如,扩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设专人对农产品信息进行采集、发布和预测,政府给予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等等。  
    和千万个奋斗在基层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一样,孙太安的所为、所思、所盼代表了他们共同的心声,那就是让科技的春风沐浴田野,农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