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采风 > 如何看待公共设施奢华化 返回首页

如何看待公共设施奢华化

时间:2012-10-12 11:56来源: 未知作者:孟枭收藏
   http://nmsc.org.cn 从“天价公厕”,到“亚洲最豪华天桥”,公共设施奢华化愈演愈烈。有人说,公共设施的建设应以解决公众最现实、最迫切需要为前提;有人说,在城市建设中应坚持节约与实用的理念;也有人说,经济发展了,公共设施建得奢华一些没啥.
    深圳南山区一座被网友堪称亚洲最豪华的天桥,有“小鸟巢”之称,据官方介绍,建设耗资5000万。但实际存在诸多方面不足,并未能很好地服务市民。
    豪华羽毛球馆修起之后
 湖北省武穴市实验高中 方军勇
 这里曾经是免费的运动场所:乒乓球、羽毛球、空竹、舞剑……场地虽简陋,却丝毫不减男女老少来此健身休闲的热情。
 我和爱人常去简陋的羽毛球场打球,结交了不少球友。
 有一天,轰鸣的挖掘机开进了这个场地,高大的杨树被砍,沙滩排球场被填,羽毛球场被挖……未过多时,一座豪华的羽毛球馆拔地而起。这座安装了地板,配有更衣室、卫生间等设施的球馆让人大开眼界。然而,每小时30元以上的收费却将我等月收入不足3000元的球迷挡在门外。
 球友们用不起这样的球场,又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只好放弃打球,改为走路或跑步,球友也变成了路友。
 豪华的羽毛球馆,生生拉开了普通百姓与这个场地的距离。
   “民化”是公共设施的“灵魂” 
  “公共设施”既然姓“公”,就理应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把为广大市民提供最普遍最基本的服务作为出发点。在规划、设计、建设时,应当广泛征求普通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建设广大百姓“进得起、用得起、方便用”的“平民化”设施,才符合“公共设施”的应有之义。
 然而,一些地方在公共设施建设中,不是为了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更好条件,解决市民上学难、健身难、休闲难、阅读难等问题,而是把心思用在建设“叫得响”“拿得出”的标志性建筑,或者搞老百姓用不上、用不起、造价昂贵、华而不实的“亮点工程”“标杆工程”。这正是没有弄清“公共设施为谁而建”,是盲目追求影响、追求政绩的反映。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的成果应该由人民群众共享,在财力充裕的情况下适当提升城市建设的档次本无可厚非。但事实上,很多地方财力并不宽裕,很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要办。在此情况下搞奢华的公共设施,表面上看是“提升了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实则抹杀了老百姓对最基本公共设施的真正需求,这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都是背道而驰的。
 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社区,了解群众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愿望,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要求,加快建设更多近便、廉价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设施,让群众可以方便地享受到免费或者廉价的优质化、平民化公共服务——这才是老百姓所期待,也是资源节约型社会所需要的。
 “群众的需要”是公共设施的“生命”,“平民化”就是公共设施的“灵魂”。离开这两条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必将出现违背甚至侵害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现象,其结果只能受到群众的批评和抨击,留下“败家子”的骂名。
    须与城市文化底蕴相适应  
 为了树立城市形象,不少城市不管“家底”厚薄,大肆改造,盲目超标建设公共设施,更有甚者“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而结果往往形成千篇一律的面孔,功能走样,屡遭诟病。
 每个人的性格、成长环境、喜好不一,城市亦如此。有的城市走国际化路线,就可有奢侈的景观、贵族化的公厕、霸气的天桥来点缀脸面;有的城市走小清新路线,公共设施最好是小资小调,创意精致且细微;有的城市走古朴路线,将厕所搭成茅房也不失大雅。
 奢华无错,简朴有理,关键是这奢华是不是用对了地方,与城市本身所拥有的内涵气质是否契合。但无论如何,绝不能比奢侈、比贵气,掏空了财政不说,离老百姓更渐行渐远。
    根治奢华支个招
 我国对各类公共设施建设都有较为完善的法定建设程序,但执行起来,却时常存在能耗大和资金问题。要根治公共设施建设奢华化现象,就要在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的同时,强化公众对公共设施建设过程进行严密的监督。
 首先,要对公共设施建设的决策过程全公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把某项公共设施建设的立项及会议讨论通过情况、工程的发包合同、评标委员会的讨论记录等等全部公之于众,暴露在“阳光”下,方可有效遏制违背原则的交易。
 其次,要不断提高公众的参与度。通过公众意见调查、社区论坛、公众评议、公众审查、公众听证会等多种形式有效保证公众的积极参与。为确保公众参与不流于形式,可通过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决策者对未予采纳的意见逐条给出理由。这样,就可最大限度预防靠拍脑袋大搞形象工程和为捞取私利盲目上马“害民”工程。
  另外,还要明确问责主体。传统上的集体决策造成了问责主体的不明确,而单位“一把手”又有着较大的最终决策权。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明确的法律授权或合同程序,对单位“一把手”以及参与决策人员的相关责任予以明确。并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核体系,派遣独立的项目审计人员开展有效的项目评价,实施离任审计,加强群众监督、保护和鼓励举报等,完善责任追究的有效机制。
    均衡投资才有最好的社会效果
 财政毕竟是有限的,某些公共设施奢华了,另一些公共设施就要寒碜了;照顾了某一群体的需求,就会忽视另一个群体的需求。
 按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最新国家扶贫标准,我国还有1.28亿贫困人口。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虽然广泛,但保障水平还比较低,放着那么多雪中送炭的事不去做,为什么偏要去做锦上添花的事?
 公共设施只是社保、文教、医卫、环保、治安等诸多公共产品中的一项,正如个人消费应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均衡消费以取得最大效用一样,在公共产品上,政府也应均衡投资,以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
 声音:
 “天价公厕”也好,“亚洲最豪华天桥”也罢,与其说是“民生工程”,倒不如说是“名声工程”。佚名
 并不是说不该建桥,不该建馆,而是说不该搞得太过豪华。公共设施重在实用,重在细节,是供人用的,不是供人看的。看重奢华,必然轻视实用。
 民生工程不仅要注重政府的“名声”,更要多听听老百姓的“民声”。佚名
 试问“亚洲最豪华天桥”怎么不敢说是“亚洲质量最好的桥”呢?豪华不值得炫耀,真想让人由衷赞美的话,就得保证这是“亚洲最坚固的桥”。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