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地处鄂西南边陲,“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对宣恩地貌的形象写照,800米以上的山地占7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0%,第一产业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达33.2%。在省财政多年来的大力支持与帮扶下,我县特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果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南果、北茶的产业特色。享有“中国贡品之乡”、“中国白柚之乡”等美誉。
近年来,我县紧扣发展第一要务,走绿色繁荣之路,走特色发展之路,走城乡共建之路,走对外开放之路,走协调发展之路,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64亿元,增长13.6%;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15亿元,增长24.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8亿元,增长26.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增长40.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2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502元、3893元,分别增长15.8%、20.2%。
到2011年底全县茶叶面积达13.5万亩,位于重点茶区域的茶园面积达13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8.5万亩,良种化率达63%,位居全省第二,采摘面积8.6万亩,总产量6618吨,农业总产值3.1亿元,其中名优茶2100吨,产值2.1亿元。截止今年6月底,全县茶叶总产量为5800吨,实现农业产值3.3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为2450吨,比重达42.2%。茶叶基地主要分布在万寨、椒园、晓关、长潭河、珠山等5个乡镇,已基本形成以伍家台、马鞍山、白虎山、香树林、老寨溪、庆阳坝、中村坝、小溪等40个村为核心的8个茶叶板块基地,绝大部分茶叶专业村茶叶收入达300万元以上。现有大小茶叶加工厂135家,其中产值达500万元以上茶叶加工企业20家,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0家。为全力打造“伍家台贡茶”品牌,以宣桃公司、昌臣公司、维民公司、宣赐公司等实行股份制改造,组建伍家台贡茶集团,计划到“十二五”期末集团总产值达到10亿元。
2011年底全县水果面积达12.5万亩,其中贡水白柚8.5万亩,投产园4万亩,产量4万吨,产值1.6亿元,基地主要分布在李家河乡、高罗乡、沙道沟镇。截至2012年,已发布实施伍家台贡茶、贡水白柚等11个省级地方标准,对特色产业基地,按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实行分级管理。全县建成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1年又建成湖北省第一个出口质量(茶叶)安全示范区和出口茶叶备案基地。
近几年来,我县有机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伍家台贡茶、黄金梨两个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出口额成倍增长。2008年有机茶出口欧盟市场174吨,2009年出口505吨,2010和2011年出口1000吨以上、年出口创汇115万美元。
围绕“着力打造标准化农产品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全县上下将通过突出“四抓”,即“抓生态循环、抓农残控制、抓有机培训、抓载体培植”,达到“四化”,即“环境生态化、园地清洁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实现“
112”(即“一个有机白柚示范区(高罗、李家河、沙道沟)、100个有机农业示范专业村、两个有机茶叶示范乡镇(万寨、椒园)”)总体规划目标,推动宣恩茶叶、白柚产业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