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省委组织部的部署,省公路局已连续7年选派骨干力量到欠发达地区担任驻村指导员,成效显著。特别是近4年来,接力式定向丽水市庆元县派出四任驻村指导员(吕伟东、章程、万毅宏、祝新星),不仅改善了当地民生,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而且锻炼了队伍,为局人才培养开辟了新渠道,提供了新天地,也为行业形象增光添彩。
一、提民生、促“三农”,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
省公路局历任驻村指导员致力于从“三农”入手,改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他们的努力下,所在乡(镇)村呈现出农业发展升级、农村建设转型、农民收入增长的好势头。
——高效农业迅猛发展。在他们的努力下,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吊瓜专业生产基地先后建成,效益明显。庆元县获得“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十强县”和“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示范县”等称号,“军功章”有一半属于省公路局历任驻村指导员。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历任驻村指导员都注重从改善民生入手,强化村域经济基础,提高农民实际收入。举水乡月山村驻村指导员万毅宏派驻当年,该村人均收入较上年增长12%;左溪镇左溪村驻村指导员祝新星派驻当年,该村实现人均收入增长28.6%,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37.4%。
——农村设施日趋完善。历任驻村指导员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一方面发挥专业优势,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另一方面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亮化工程、沼气系统改造入户工程等,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而且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
——农村文化日渐繁荣。驻村指导员在致力改善农村物质生活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张村乡库山村驻村指导员吕伟东帮助当地建设图书室、党员活动室作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四山乡九际村驻村指导员章程帮助建设村民休闲文化广场。举水乡月山村则推出“月山春晚”,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的肯定。
二、转作风、增才干,局挂职干部综合素质得提高
通过到基层驻村锻炼,在服务农村建设、服务农民群众的同时,局机关挂职干部也在学习中成长,政治理论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转作风。局选派的挂职干部一走上驻村指导员工作岗位,便深入调研,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民情,“走土路、说土话”,向当地基层政府和群众学习,为当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出谋划策,进一步锻造了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
——增才干。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从局机关技术干部到指导帮助村“两委”工作,对驻村指导员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他们很快实现了角色转变,既帮助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又协调解决村民困难矛盾,还推进强化基层党建等,在实践中个人的统筹协调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谋发展。驻村指导员们为帮助培育所在地农村“造血”功能,既从长远考虑,精心指导编制规划;又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掘发展当地有潜质的特色产业。通过远近结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他们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视野更为开阔,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
三、树典型、带行业,浙江公路负责任部门形象更鲜明
因完成任务出色,局机关选派庆元县的四任驻村指导员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指导员们踏实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方法、创新的工作思路,赢得了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特别是农民群众的高度赞誉,浙江公路负责任部门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凸显。
回局机关工作后,省公路局党委又将这些经历过驻村指导工作考验的干部转任到更重要岗位锤炼。不仅使他们业务骨干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而且有力推动了局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为局机关乃至全行业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赶超的目标,为全省“建设大路网、打造五型路”更添了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