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珍奇瓜果园里观赏
游客在香草园观光拍照
决策声音
“五化并举”推进南川农业现代化
——访南川区委书记谭家玲
在重庆的农业发展中,南川农业可算是最具特色之一。日前,南川区委书记谭家玲就南川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接受了本报专访。
重庆日报: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后,南川区农业现代化的路如何走?
谭家玲:南川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我们将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五化并举”,推进南川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好南川这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示范。
重庆日报:“五化并举”有哪“五化”?
谭家玲:在特色化上做文章;在规模化上下功夫;在科技化上闯新路;在品牌化上求突破;在效益化上惠民生。
重庆日报:为什么要提出这“五化并举”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谭家玲:这是根据南川农业发展的实际,科学发展的需要来确立的。农业发展要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道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个特色,不是要标新立异或者一定技术超群,而是要找准自己的优势、特色和卖点。近年来,南川在这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以特色效益为基础,是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关键。
重庆日报:“五化并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谭家玲:特色是现代农业的显著特征,特色化就是要找出自己的特色,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来做优。南川具有稀缺性、独特性的农产品很多,比如方竹笋、大叶茶、虫草鸡、灵芝猪等,只要挖掘出特色,善于包装推广,就不愁没有市场。
规模化是提高一个地区农产品“话语权”的底气。目前南川的农产品只有玄参和香菇有一定规模优势。今后要根据产业导向,在现有的万亩产业片、千亩示范园基础上,争取形成若干以十万亩、几十万亩和十万头(只)、几十万头(只)为片区的种植养殖基地,以规模化提高南川农产品的“话语权”。在推进规模化中,要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来带动。我们将把合作组织发展的重点放在扩大规模、规范建设、提高效益、创新机制上,加快创建一批规范、标准的示范型合作组织,积极引导同类型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快速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在龙头企业的壮大上,我们将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作为政府引导的重点、产业打造的切入点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支撑点。
科技化就是要用先进技术改造农业。我们将引导建立企业与市农业科学院、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等院校开展联合攻关的机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要用先进装备武装农业。推动先进装备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改造提升生产线装备水平,走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加工生产之路。要用先进标准提升农业。加快建立符合国内规定、与国际接轨的原材料质量、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等标准体系,引导、推动企业生产符合国际市场标准的产品。对于南川具有话语权、影响力的产品,还要力争打造、推广“南川标准”。
品牌化就是要以“生态、有机、无公害、安全”为发展方向,打造南川的品牌。我们将以“金佛山”和“大观园”两大品牌为主,形成合力。“金佛山”和“大观园”商标免费提供给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使用,以形成南川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效益化重点是在两个方面提升效益。一是向精深加工要效益。目前南川很多农副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或粗加工产品面向市场,经济效益很差。要从农产品加工增值出发,引导企业、农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向经营业态要效益。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推动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向农村渗透,不仅是旅游业转型提质的现实需要,也是繁荣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路径。现在南川的乡村旅游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把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过程开发成体验、参观、游览的过程。发展旅游食品、旅游用品、旅游保健和旅游工艺等农林产品加工,推动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以农业现代化助推旅游转型提质,以旅游转型提质带动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