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讯 “按照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我们革命老区榆山村明确‘彰显红色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路,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迁安市榆山村党支部书记沈成印掷地有声。
在“石”上做文章
榆山村以“最美山居”为发展理念,在“石”上做文章,因村制宜、就地取石,突出石路、石墙、石屋的特色。目前已垒砌石墙2800立方米,墙面喷刷涂料2300平方米;古松文化广场防腐木改造工程开始,设置了篮球场,安装了健身器材12件套;假山微景观工程开工,文化***建红色岗哨台、护坡石墙、宣传墙,突出红色文化;建成村史馆,广泛搜集抗战史、村史、红色文化资料;村标、路灯建设谋划设计中。
为推动生态旅游加速富民增收,该村开荒造田,利用闲置的荒山吸引企业家开山造地500亩,以石头墙为主的梯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发展集种植、养殖、采摘、休闲于一体的齐泰荣华农业观光园,让荒山变良田、增效益。“这项工程安排60岁以上老人和妇女就业20多人,直接增加工资性收入60多万元,这是我们老区村的金饭碗。”会计吴长柱笑逐颜开地说。
该村还依托旅游绿道建生态农业采摘园300亩,发展核桃、板栗、苹果、李子、大枣、西瓜、甜瓜、黄瓜、蔬菜等干鲜果品和有机蔬菜,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把红色旅游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包装闲置的农家院,推广农家饭庄、休闲度假、短期借宿、天然氧吧等旅游项目,吸引京津冀高端人群入住。
让城市人放飞心情
“以静溪山庄农家乐为主的特色红色餐饮、住宿服务、生态采摘项目,让城市人放飞心情,体验农庄休闲生活,同时借助这些高端人群的资金、技术、信息、理念等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位。”收入颇丰的袁佳明道出了自己的“生意经”。
为弘扬抗战精神、彰显红色文化,该村兴建了红色文化展厅。榆山村是革命老区,李运昌将军曾在该村领导冀东农民暴动,独立营营长杨思禄在该村指挥奇袭了迁西挑山子和张家峪2个炮楼,并有供给部(四队)兵工厂、医疗所遗址。
该村把“石头路石头墙石头房”风格与红色文化巧妙结合,既突出石头建筑特色又彰显红色文化气息,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打造生态秀美、村容整洁、产业富民、乡风文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村内‘抗日战争临时指挥部’旧址的革命教育意义,广泛搜集抗战事迹,追忆革命志士的爱国情怀,建成一个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村庄的吸引力和聚合力。”谈及未来,党支部书记沈成印豪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