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社区位于都江堰市柳街镇东面,面积3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人口2311人。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2人。近年来,柳街镇持续深化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探索出“以院落小单元治理,推动社区发展,撬动产业富民”的农村林盘院落“微治理”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
农村散居林盘院落脏乱差问题由来已久,管理无序、破解困难,在水月社区两委干部走访院子召开院落会时,居住在林盘院落的居民群众喜欢拿环境优美、文娱活动丰富的农村集中居住区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卫生环境等方面相对滞后的林盘院落进行对比,甚至有的居民直言林盘院落就像个垃圾堆,镇上、村上只管农集区,散居林盘院落不好管就不管了。这些居民群众期盼过上像农集区那种花红菜绿、房前院后干净整洁、广场上健身欢声笑语的“微田园”美好生活。
林盘院落整治启动后,为避免在院落治理***现乱拆乱建、乱砍乱伐、乱排乱放等破坏田园生态本底的行为,留住青山绿水和原乡肌理,为乡村生态旅游奠定坚实基础,水月社区王家院子住户率先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院规民约,明确了垃圾分类处置、生活污水排放、房屋建设、竹林树木保护、生态沟渠维护等方面的标准和奖惩办法,并在院落治理中加以落实。
水月社区王家院子通过散居林盘院落整治,一方面形成了整洁的院落环境、优美的林盘形态和田园风光,另一方面使得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邻里之间更加团结和睦,这些治理措施为水月社区其它院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树立了榜样,促进了居民致富。
推荐社会组织:成都手拉手公益组织
丰富居民生活 促进居民自治 推动社区发展
2017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当天,成华区桃蹊路街道桃源社区首届邻里节在社区广场举行,社区居民们其乐融融,共同分享着邻里之间的故事;12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扎染课在青羊区光华街道花园社区开办,辖区的居民一起体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手工扎染,让大家了解中国古老的手工扎染工艺,体验扎染的乐趣――这些都是成都手拉手公益组织创新社区治理的一个个缩影。
成都手拉手公益组织是一家创新型的社会组织,善于通过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创新社区治理,深化社区服务,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社区文化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媒体、以社区营造为抓手,为社区搭建各类居民融合空间,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促进居民参与自治,推动社区发展。
目前,成都手拉手公益组织开展的服务项目有:“街道通”――街道互联网+服务平台;“掌上社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邻里中心”――社区社会服务枢纽平台;“街坊邻居”――居民融合服务项目;“儿童之家”――青少年服务项目以及社区基金会等创新社会服务项目。
推荐社区书记:都江堰市天马镇金陵社区书记陈丹
打拼在一线 为居民排忧解难
作为一名80后年轻基层干部,都江堰市天马镇金陵社区书记陈丹总是与社区干部群众一起打拼在第一线。
每当社区群众有需求的时候,不管多晚她都会到群众身边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每月开展党员义务劳动,她总会率先示范,带领党员群众扎扎实实地开展义务环境整治活动。在月复一月长期开展的活动影响下,许多群众也自发参与到活动中来,社区的凝聚力由此得以增强。每次劳动完回家后,陈丹哄2岁多的儿子睡觉,却总是自己先睡着。不管基层工作有多苦多累,她都十分清楚自己身上担负着的责任与当初在党员群众面前的承诺,第二天,又满血复活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陈丹的带领下,金陵社区的基层社会组织“金陵幸福快车”从20余名志愿者,发展壮大到目前的200余名志愿者。通过“幸福快车”这一社会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给社区群众带去了幸福,受到了居民群众广泛的好评。
推荐社区:武侯区红牌楼街道太平社区
党员当先锋“赞花儿”在社区发光发热
“赞花儿”一词在成都方言中,代表招摇、爱出风头的人,太平社区便有个“赞花儿”老党员工作室,成员们充分发挥了“赞”的特色,主动亮明党员身份,积极服务辖区居民。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他们共谋社区发展,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赞花儿”。
据悉,这个老党员工作室充分考虑各位党员的特长,分别建立起了新居民顾问团、亚琴关爱团、老党员志愿服务团。新居民顾问团主要成员为武侯区退休干部党员,他们为社区党建、社区发展提供咨询,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决策部署宣传,成为太平社区新居民行动的智囊;亚琴关爱团的负责人李亚琴是原攀钢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她带头组织起一批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党员,利用他们的专业专长开展社区困境人员帮扶工作,还承担起了社区的公益托管、暑期青教活动等。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社区是由原来的太平村“村改居”而来,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居民们从农村院坝住进了楼房,一时间居民矛盾突出,于是,社区党委发动像黄先琼一样的原村社干部组建了老党员志愿服务团,在他们的长期努力下,把居民们的矛盾梳理出来各个击破,居民们都愿意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把社区建设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