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采风 > “竹木桥”变钢筋“水泥桥”便民又致富 返回首页

“竹木桥”变钢筋“水泥桥”便民又致富

时间:2018-02-23 18:19来源: 中国三农网作者:收藏

  “这座水泥人行桥圆了我们祖辈人几十年来期盼已久的梦想,以后的日子将随着这座桥的通行而改变,我们打心眼里感激联村的区领导和承建该桥的爱心老板。”近日,赶集归来的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双湖村10组70岁的村民游家福,行走在刚建成通行3个月的花湾水库水泥浇铸的人行桥上,一脸兴奋地告诉笔者说。


  江阳区况场街道双湖村十组地理环境特殊,该组境内的花湾水库因“体型”修长、将全组一分为二,因水库水面宽达20多米,多年来,给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要到水库对岸劳作或走亲访友,至少得绕行近一个小时才能到达。

  上世纪的1983年,为了出行不再绕弯弯,双湖村10组村民自发出钱出力在花湾水库水面最窄的地方搭建了一座简易竹木桥,这才基本解决出行问题。“以前搭简易竹木桥,就是为了方便生产和生活,但由于竹木在水里浸泡时间一长就易腐朽,为了安全,几乎每年村民就要重新更换一次。但走在竹木桥上,依然摇摇晃晃的,大多数小孩子到对面村小上学都要大人背着过竹木桥。”游家福说,期盼在花湾水库上建一座牢固的钢筋混凝土人行桥成了村民们多年来的最大的梦想。

  机遇来了。

  2016年,江阳区推行区领导联村工作制度后,江阳区委组织部部长张生勇分派联系双湖村。当张生勇到双湖村调研经济和民生事业发展时,目睹双湖村10组两岸村民出行的困境并了解到若建水泥桥需要20万元的资金后,当即就表示,由他负责筹集建桥所需资金,施工由村两委负责实施。

  2017年8月,经张生勇部长多方努力筹集到20万元的修桥款后,双湖村就及时引进了该村外出成功人士刘刚回村承建这座便民桥。然而,令刘刚没有料到的是,在挖4个桥墩基脚时,由于遭遇流沙,原本预计仅有4米深的基础,却挖到了8米多才趟到硬底。面对不但耽搁时间且还要倒亏2万多元的小工程,刘刚二话没说,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高标准建设。在历经3个月的建设后,2017年11月8日,花湾水库上这座长34米、宽1.2米并以不锈钢管作护栏的水泥人行桥正式通行。而刘刚为了建造这座水泥桥,不但耗费了他的施工队伍3个多月时间,而且一分钱不赚还倒贴近3万元。对此,刘刚却说:“区领导为修桥都当起了‘化缘人’,我作为双湖村村民,为家乡父老平安出行致富增收尽点绵薄之力,也是应该的。”

  如今,随着这座水泥人行便民桥的建成通行,不仅有效解决了双湖村10组两岸几百人的出行难题,同时也极大方便当地农产品外运销售,走上致富之路。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