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21日,“三新”联动调研团公共品牌与肥药双减调研小组成员在陶启威的带领下走访了梅李镇聚沙合作农场、梅李镇金品家庭农场和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调研了这三个家庭农场合作社的有关情况,鱼菜共生小组又完成了许多艰苦的任务,了解、掌握到了很多新型技术。
(一)公共品牌小组
调研小组队员与聚沙合作农场的总经理肖益明进行交谈。交谈中了解到,聚沙合作农场成立于2012年,农场种植总面积100余亩,主要种植四季蔬菜。聚沙农场生产的蔬菜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与当地多所学校及连锁快餐店均有合作。
肖益明表示,聚沙农场最初是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建成的,他抱着尝试的态度接手了聚沙农场,在妥善经营下,农场在当地打出了一定名气。
随后,队员们来到了梅李镇金品家庭农场。金品家庭农场始于2004年长江基地,规模40余亩;2009年转移至常熟梅李镇,规模达到了100余亩。农场经理冯品芳及夫人于晓敏热情地接待了调研小组,邀请队员们品尝农场特色的雪梨以及梅李精品葡萄。另队员们惊喜的是,冯品芳于2015年于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习水产。树荫下、长凳上,夫妻俩的热情好客和“师兄”关系使交谈氛围变得轻松愉快。
冯品芳表示金品家庭农场主要作物是葡萄,在海明基地附近有专门的大闸蟹养殖基地。金品家庭农场面向的消费对象主要是附近居民,在附近市场和农场门口均有销售摊位,同时有线上销售渠道。队员们也提出了在宣传方面的一些建议,例如做大型广告牌、横幅来吸引过往车辆及行人的注意力。
在交谈中了解到,“金品”二字取自冯品芳夫妻的名字,夫妻二人在农事的处理上亲力亲为,十几年如一日,尽管辛苦,但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两人焕发的精神状态使队员们印象深刻。
同日下午,队员们来到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采访农艺师徐建华,了解基地特色乌w稻米。在谈到品牌建设的问题时,徐建华表示坞w稻米一直以诚信作为经营准则,生产要求严格,保证产品高质高量。在重视稻米的同时徐建华还积极将畜禽和水产品与水稻结合,例如稻杆可作饲料和发电,水稻田中可养殖稻虾、稻蛙等,实现水稻产业多元化发展。这也正符合本次调研的主题——“新生态、新农业、新发展”。
(二)肥药双减小组
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在化肥农药施用方面,聚沙合作农场总经理肖益明指出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并未减少,施用次数也因受到环境的影响有增有减,但总体来看,仍然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种植的作物因受到常见的病虫害影响减产的现场,合作社采取了有效的改革措施:改变了防治方法,由传统的喷洒农药转变为利用熏蒸剂熏蒸,精准有效地进行防治。
而金品家庭农场经理冯品芳表示不了解肥药双减的政策,但也为保证产品产量和品质做了不少的改变。不使用农药,以套袋处理的物理防治作为替代;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按政策进行采购;化肥以有机肥为主,加之较少的(氮磷钾 16-16-16)复合肥,提高肥效和土壤肥力。
同日下午,在与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农艺师徐建华交谈中了解到,基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取用10余亩地作为肥药双减的试验田。该田以生产有机稻米为主,用菜籽饼,发酵猪粪等作肥料,采用生物药剂作为主要防治手段,能够提高肥效,防治稻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但是由于成本较高,完全实施起来困难较大,由于有机肥料成本较高,肥药减施不实际,大多数作物生产中仍然以复合肥,尿素为施肥主力军并且稳定保持在25公斤每亩地。另外,生物药剂见效快,但药效时间短,每10天就要喷施一次,喷施频率高,投入量较大。
(三)鱼菜共生小组
首先,女生们发挥出心灵手巧的潜质,对于需要精细作业的种植槽覆防水膜已经得心应手,同时也能完美快速的给种植槽膜开洞和给小鱼池覆膜。在覆膜的过程中,一些工具的运用,如用钉枪加固,用裁剪刀修整边角也能够熟练地完成。
其次,男生们更是厉害,在运输陶粒并用陶粒填充培养槽的过程中,顶着烈日和灰尘,一丝不苟的把一个个培养槽填满,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开电动三轮。而对于小鱼池的制作、培养槽与鱼池的连接和培养槽之间的连接,男生们熟练使用切割机、泡沫胶等工具,细致并快速地完成了任务。
最后,在奶油生菜育苗的过程中,男女生齐心协力,在各种保护措施下,成功完成了切割火石棉板并用128孔穴盘育苗24盘。
经过7月20日、21日两日的调研,公共品牌小组和肥药双减小组队员们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和调研对象的调研方式,本日调研的效率有很大提高。同时,在本日调研中,队员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在于被采访者沟通的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收获颇多。鱼菜共生小组里每一个小组成员发扬了永不放弃的精神,汗水和笑语贯穿了我们社会实践的始终。至此,“三新”联动调研团本日实践顺利结束。(文/李铮 陈璨 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