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江县以“还权释能”为核心,以建成的聚居点为重点,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发展之要——现实的选择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快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可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农村产权流转,可以促进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长。同时,还可通过转包、互换、出租、入股、转让等形式促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着力提高农业的标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可促进农村产权物权化,使其具有法定性、商品性和可靠性,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破题之举——探索与创新
——“六个步骤”规范运行。严格按照宣传发动、摸底登记、张榜公示、依法颁证、搭建交易平台、推进产权交易“六个步骤”有序推进。规范搭建县乡村三级产权交易平台,组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并成立县农村产权改革融资担保公司和中介评估委员会;乡镇和村分别成立产权交易中心、产权交易服务站,重点从办公地点、岗位配置、管理制度、服务流程等方面保障产权改革。
——“四个一致”固化产权。坚持把确权作为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按照实物、台账、证书、合同“四个一致”的原则,在调查登记和两轮公示(公示初次登记结果;对公示有异议的权属,经村议事会讨论决策后再公示),在确保无异议的基础上,由县级相关部门依法进行确权。
——“八权一股”还权赋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到“八权一股”共9个证书的颁证,即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资产股权证、农业特色产业所有权证、标准化生产基地物权证、林权证、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分别由县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国土局和房管局负责颁发相关证书,真正赋予农村经济强大的发展能力。
活力之源——成效与收获
——城乡面貌大改观。依托农村产权改革制度,进一步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光雾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资源优势,围绕“大光雾山”景区的发展定位,坚持全域旅游理念助推巴山新居工程,以景区景点的标准要求,推进重点镇、中心村和聚居点建设,大力创建光雾山美丽乡村品牌,着力打造“一山一城十镇百村”(一山:光雾山;一城:县城;十镇:1个示范镇2个重点镇7个特色镇;百村:100个旅游新村)生态旅游区的新村极,推动生态山水与农家风情相融合、乡村旅游与新居新村同发展。建成槐树、红光、黑池、普陀村等美丽乡村旅游示范新村26个,初步建成“七彩正直—花桥流水—云顶茶庄—玉湖渔村—休闲槐树”等乡村旅游示范带,达到建设一个聚居点、造就一个乡村旅游景点、形成一片美丽风景。
——农民收入大提升。通过农村产权改革,全县实现产权抵押融资1.6亿元,促进全县规模流转土地5.3万亩(其中承包地流转2.3万亩、林地流转2.8万亩、建设用地流转0.2万亩),提高特色产业的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引进天恩红茶叶公司投资15亿元,着力打造富硒大红袍、元顶子旅游文化休闲度假区、中国(南江)国际富硒农产品交易中心,已建成西南首家乌龙茶生产线;引进大行宏业集团投资5亿元,在跃进村规模流转土地2002亩,规划建设集“创意农业、婚庆服务、会议培训、旅游度假、运动休闲”为一体的第五季跃进创意农业园;引进冀展集团在红光、正直建设七彩苗木基地10000亩。槐树村借助产权改革,探索公司化经营管理模式,由村民委员会和村民柳华琼共同出资,组建槐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方式,规模流转土地1030亩,流转农户宅基地32户5000余平方米,引进业主投资建槐缘山庄、槐树人家、金惠槐树酒楼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全村首期实现土地流转收益156万元。
——生产要素大集聚。按照统筹城乡的理念,坚持聚居点规划建设到哪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就推进到哪里,并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转、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县乡镇道路硬化率和公路通村率均实现100%,年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5万人以上,基本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85个行政村通宽带,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全覆盖;推行“1+6”模式,进一步完善聚居点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合调解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农家购物中心。全县522个村均高标准建村级组织活动室,建农村敬老院6个,设立村级商业网点1230家,在农村设立金融服务网点28个;县财政每年对已建成的聚居点预算2-5万元的专项运行管理经费,专项用于聚居点保洁、绿化、管护、调解等自我管理和服务,探索设置治安巡逻员、物业管理员、清扫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提高聚居点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作者系四川省南江县农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