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地处枣北岗地,水资源极端缺乏,被称为“旱包子上的旱尖子”。为了给该镇农业发展找出路,太平镇人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该镇的农业实际出发,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在农业特色发展上做文章,并充分发挥带领、带动、带头作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首先是重点发展烟叶产业。在襄阳市、枣阳市人大代表、太平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黄涛的带头督办下,2012年8月,由枣阳市人大代表、太平镇镇长陆玉波和镇人大副主席张宗学带队,31个村的村支部书记赴恩施自治州参观学习烟叶种植。回来后,枣阳市人大代表、太平镇三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金生在三官村发动村民种植了500亩的烟叶生产示范片,2013年全镇发展烟叶种植面积8500余亩。前一段时间虽然持续高温、干旱,全镇农作物普遍面临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但太平镇烟叶减产较少,可实现烟叶产量130万公斤,产值2800万元,创利税560万元。
其次是恢复性发展桃产业。枣阳市人大代表、太平镇黄王庄村党支部书记黄致地率先从山东引进优质桃品种试种,并采用“一边倒”密植栽培技术,再在全镇示范推广。2013年全镇优质桃面积已发展到7000亩,每亩可实现收入8000元。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2-3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创建枣阳市水果大镇。这些特色农业的种植可为相关农户户平增收2000元以上。
第三是做强设施农业。镇人大利用9个人大代表之家,积极宣传发展规模农业和设施农业,加快该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太平镇人大代表曹恒明、陈大华的带动下,该镇已在秦岗村、黄王庄村建设有食用菌大棚80座;在北刘庄、李岗、肖毛、寺庄发展规模化养殖,年出笼土鸡达到3万只以上,使短、平、快的设施农业支撑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第四是做精特色产业。太平镇人大代表提出“不但要发展特色农业,更要做精特色产业,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质量”的建议,并且率先示范。在枣阳市人大代表李金生、黄致地的示范下,该镇2013年已在双河、三户刘、三官村建成烟叶连片示范点3个;在张柏岗、三户刘村建成“一边倒“优质桃示范点2个;同时,该镇还在胡庄村、高楼门村创建玉米高产示范片,种植新品种玉米2000亩,亩产可达750公斤以上。
作者单位:湖北省枣阳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