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有些人刚插秧下田不久,而在浦北县龙门镇中南村委的公路边,有一片青枝蜡秆的禾苗,4月26日已经露晒,引来各县区一批又一批的农业干部前往参观,在询问经验时,田主李太昌谦逊地说:这是“超级稻的魅力”。超 级 稻 迷
李太昌是龙门镇中南村委垌信村民小组人,今年61岁。他是村里的农技员,指导农民种田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不过,过去是种常规种,播2.5公斤种子才够插一亩田。1988年,李太昌开始推广种植杂优稻。插一亩田只播1.5公斤种子就够了。他一家有2亩多田,租别人的田有8亩,共10亩田。每年播15公斤杂优种就可以插抛10亩田。
李太昌告诉我们,播常规种子2.5公斤,单造亩产量300公斤,1公斤种子产稻谷120公斤;而种一般杂优,亩用种1.5公斤,单造亩产稻谷500公斤,1公斤杂优种产粮333公斤;种超级稻,种子数量和一般杂优种没有多大差别,而单造亩产量超过600公斤,年产量超过1000公斤。因此,李太昌很重视超级稻种子的质量和数量,把超级稻种视为宝贝。他买回的超级稻种总是妥善保管,防虫防鼠,防潮防湿。播种时,更是防鼠防鸟的偷吃。2008年,正是寒冷的2月,为防冻死秧苗,他在自己的2亩田上试验,播3公斤种子,用地膜覆盖,科学育壮秧苗,然后开插,并加强田间管理,果然成功了,早造亩产突破500公斤。李太昌取得经验后,心里踏实多了。自此,他成了超级稻迷,既积极推广和指导农民种植超级稻,自己更是带头在自己种植的10亩田里耕耘超级稻,年年获得高产。
“二分田”的试验
为了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浦北县农业局于2010年开展“二分田养活一***人”活动,把龙门镇李太昌经营的10亩田列入试验项目。
李太昌的10亩田中,有2亩是自己的,下肥多,又冬种马铃薯,水肥******较好。而租来的田,下肥少,又不搞冬种,水肥******较差。
在试验时,为了更有把握,李太昌选用自己的2亩田作试验。在种植时,他亲自过秤种子,并保证播种用量。早造,他种超级稻两优1128,下足基肥,加强管理;晚造,他种超级稻天***优998。经验收,2亩田年均亩产1150公斤。收完晚稻抢种马铃薯,去年3月收获马铃薯,一造平均亩产2100公斤,按5公斤折1公斤原粮计,折得原粮420公斤。2010年,李太昌种植2亩田,合计粮食总产3140公斤,平均亩产1570公斤,创单产粮食新高。平均2分田年产粮食314公斤,平均每月有26.17公斤粮食,足够1***人1年的口粮。
2011年,李太昌承租本村土地,将“两分田养活一***人”项目面积扩大到10.76亩。早造种超级稻两优1128,晚造种超级稻准两优1141,经验收,超级稻年均亩产1323.8公斤。秋收后种马铃薯,今年3月采收,平均亩产1923.2公斤。按5公斤折一公斤原粮计,折得粮食384.64公斤。三造合计平均亩产1708.44公斤,比上年增138.44公斤,增长8.82%。其中2分田的产量为341.***公斤,1人12***月的口粮为190公斤,2分田产粮食足可以养活1***人。再 攀 高 峰
今年,自治区农业厅在全区范围内部署开展“多播一斤种,增产百斤粮”活动,区农业厅、市农业局、浦北县农业局、龙门镇农业站把李太昌耕耘的10.76亩田,列入“多播一斤种,增产百斤粮”示范片范围。要求全年粮食产量达到亩产1900公斤。其中早造亩产675公斤,晚稻亩产625公斤,冬种马铃薯亩产3000公斤,折粮600公斤。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李太昌在县、镇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更在一斤种子上下功夫,把自己的11.76亩田办成示范片的核心示范田。他告诉我们,近几年,市场超级稻种子卖到40元1公斤,而且化肥、农***、雇工等价格高,粮食价格低,一些人为了节约成本,少播点种子,搞抛插,省工省力省种子。可是,李太昌不受干扰,坚定不移地发扬实打实的优良传统。他告诉我们,早造他选用超级稻特优582,集中播种,在1.28亩的秧田上播2公斤种子,并进行育壮秧,确保插11亩多田。播足种子后,他们一家人就办田,下足基肥,每亩用1000公斤猪粪与磷肥、碳氨堆沤,施放入田耙均匀。插秧,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在旁边指导李太昌种田的龙门镇农业站长陈彪说:“抛插秧虽然快,但抛得不均匀,有些过密,影响分蘖;有些则过疏,基本苗数不足,影响产量。因此,近几年来,我们几***技术员都指导他采取拉线插秧,3月31日开始插秧,他亲自拉线,规格7×4寸,每兜插够2粒谷种,即插三、五株苗,到4月2日插完11亩田。”
俗话说:“3分种,7分管”。李太昌对田间管理也很重视,一点也不放松。他告诉我们,插后6天,就要追施第一次肥;隔7天后,施一次平衡肥,也就是对部分生长差的禾苗进行补施,“吃小灶”;第3次是施微肥;开工作沟,进行晒露田,沟深比田面低30厘米,盘田挑沟;最后是加强病虫害防治。
我们一行到他的示范田时,已是5月9日。只见他的田晒得好好的,禾苗生长青枝叶企,十分硬朗。陈彪站长说:“今年早造由于李太昌抓足种子播种数量,拉线插秧,确保苗数,管理到位,看现在的禾势,比往年更好,预计单造亩产可超过650公斤。全年三造产量是能达到1900公斤。”
离开龙门时,李太昌珍爱超级稻和拉线插秧的形象还不时地在我们的眼前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