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春林(左二)在贫困户王学春家中调研时的场面
3月23日,上午,晴空万里,坐落在祖国北方高寒地区的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依然春寒料峭。这天一大早,依龙镇党委书记费春林带领镇扶贫办、农技推广中心、畜牧站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驱车十余公里,来到庆生村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面对面,零距离,共商脱贫大计。
今年42岁的费春林,是2016年5月,被县委从三兴镇镇长的岗位上,提升为依龙镇党委书记职务的。他上任伊始,正是全国扶贫攻坚战战役打响之时。这位血气方刚年轻的党委书记,在谋划依龙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过程中,始终紧紧围绕扶贫攻坚这个“天字号”工程,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全镇扶贫攻坚战役取得骄人战绩,经“第三方”评估,给出较高分,529户1370口人摘掉贫困帽子。
面对2017年还有405户1017口人脱贫的艰巨任务,费春林感觉压力很大。他认为,脱贫措施,只有到户到人,才能做到精准扶贫,进而实现精准脱贫。基于认识上的原因,一个时期以来,他多次深入到贫困户较多、脱贫难度较大的平山、农民、劳动等村屯,召开座谈会、恳谈会、商讨会,就如何精准脱贫进行调研,并有针对性地给出精准脱贫渠道和具体措施。
庆生村计划2017年11户28人脱贫,其家庭状况究竟怎样,到底能不能实现脱贫目标,费春林感觉心里没底,放心不下,决定亲自挨家挨户走一遍,一探究竟。3月23日这天,费春林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走访,而是坐下来,认真倾听贫困户的酸甜苦辣。每到一户,都询问有没有扶贫宣传单、扶贫手册、扶贫明白卡。家中人口、承包田数量、土地是否流转、家中人口有无劳动能力,对患病者的病情,更是关怀备至,从得的啥病问起,仔细了解诊疗过程、医药费花销、合作医疗能报多少,鉴没鉴定上慢性病。对于家中没有劳动能力又常年患病的贫困户,是不是低保户打听清楚。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当即商讨种啥、养啥,还是出劳务。对于住房是危房的贫困户,将贫困户危房改造优惠政策广泛宣传开来。
得知贫困户刘洪伟患有肺积水和肾肿瘤,其老伴儿有心脏病和高血压,两口子双双丧失劳动能力,属于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只有刘洪伟本人有低保时,费春林当即指示在场的村干部,帮助其老伴申请低保;贫困户庄国辉家中4口人,生育的一女一男两个孩子都是先天性脑瘫,妻子患有心梗疾病,既要照顾2个脑瘫患儿,还要养病,根本干不了活,庄国辉将承包田流转他人,靠打工赚取生活费,费春林得知庄国辉在当地一家私企打工,拖欠他3年工资没给,当场承诺帮忙讨回拖欠工资;贫困户王学春和老伴儿有劳动能力,靠耕种24亩承包田的收入生活,只因连年洪涝灾害致贫。当费春林问他今年种啥时,王学春说还没定下来,在现场,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建议王学春今年种植有订单、价格好、收益高的甜菜,畜牧站负责人建议王学春的老伴儿,饲养政府给贫困户购买鹅雏补贴的白鹅,当场,敲定了王学春今年种植甜菜和饲养白鹅脱贫项目;贫困户纪福成患有小儿麻痹,妻子患有先天性眼病,但对脱贫充满了信心,费春林与纪福成经过合计,当场拍板今年种植大豆和饲养白鹅脱贫项目,纪福成对自己居住的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有改造意愿,费春林当即表态,帮忙申请危房改造房补助资金;贫困户王学都和妻子有劳动能力,有意愿在种好承包田的同时饲养山羊,费春林要求畜牧站对饲养山羊技术进行全面跟踪指导。
在庆生村,通过对贫困户逐户进行走访,费春林对11户贫困户的脱贫措施,逐户分别给出答案,其中5户通过政策兜底实现脱贫目标,6户通过特色种植、发展养殖业和出劳务实现脱贫目标。
费春林,一位镇党委书记,在扶贫攻坚战役中,高扬战旗,冲锋在前,瞄准靶心,向贫困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