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夏以来,86岁的平武核桃专家董天耀不顾年迈体弱、不顾天气炎热,跋山涉水为农民指导核桃管理技术,手把手教农民防治核桃病虫害。
几十年来,董天耀的足迹遍布平武县南坝镇石坎办事的山山水水:年轻时一直为山区农业服务,退休后仍为发展核桃产业四处奔忙。平武石坎核桃实现从品种改良、国家绿色食品基地认证、全国畅销农产品三级跳,董天耀功不可没。如今,这位86岁的老人还有一个梦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平武重返全国核桃十强县。
八旬高龄“秘书长”翻山越岭讲技术
“董老师,我家的核桃今年掉果掉得厉害,请你去看看嘛!”昨日上午,在平武县南坝镇石坎办事处高山的农民李大爷,气喘吁吁地来到场镇找到86岁的董天耀。董天耀不顾天气炎热,提上工具包和李大爷一道上山。在种植核桃的山地里,董天耀用刀削开掉落的核桃果,从中挑出一些小虫子,“是核桃举翅蛾在作怪。”董天耀介绍:核桃举翅蛾、核桃果象等是降低核桃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害虫。下山后,董天耀帮李大爷在场镇的“庄稼医院”选好防治病虫害的***剂,再三嘱咐李大爷及时防治。
董天耀是石坎核桃专业合作社的秘书长。几十年来,董天耀经常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宣传发展核桃的经济效益,白天深入地里指导管理技术,晚上组织召开社员会议宣传产业政策,发动果农加入合作社。
退休老人重返大山栽带动乡亲种核桃
平武是我省知名的核桃大县,在上世纪八十年初曾是全国核桃十强县。董天耀几十年前就和核桃结下缘分:上世纪60年代初,为支援平武山区建设,他携家从遂宁来到石坎工作,和核桃打上了交道。退休后,在绵阳工作的儿女接他进城安度晚年。在绵阳休养期间,一个老熟人请董天耀帮忙买石坎核桃,这给了老人很大的启发:既然石坎核桃如此受市场欢迎,何不好好发展?于是,董天耀毅然返回石坎,投入数万元积蓄,把一处乱石滩改造成核桃园。为引进先进技术,董天耀还私人替合作社贷款3万元,安排成员深入全国核桃主产区参观学习。
正当董天耀准备大干一场时,地震催毁了石坎核桃园。董天耀不顾年老体弱,拒绝了儿女再次将他接到城里享福的建议,一门心思带动乡亲继续发展核桃产业。老人的行为感动了河北一家农林公司,公司决定无偿援助核桃种苗2000株、接穗2万枝。
期待有生之年平武核桃重返全国十强
在董天耀的带动下,石坎如今新植核桃面积5000多亩,嫁接改造2万株,辖区1503户农民有760多户加入了石坎核桃专业合作社,社员自发新建良种核桃基地3000多亩,低产改造2000多亩,石坎核桃有了更响的名气:2009年7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石坎核桃合作社“涪源龙门山”核桃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有了进入国内外高端市场的“入场券”;石坎核桃还参加了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获得“中国绿博会畅销农产品奖”。
董天耀一生热爱核桃,他前几年为自己定下两个目标:在85岁寿辰时,自己栽植的核桃产量达到1***,90寿辰时达到2.5***,并带动石坎的核桃产量翻一番。第一个目标已在2007年实现,老人期待第二目标能提前实现。“平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是全国核桃十强县,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平武重返全国核桃十强县”,这是董天耀如今最大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