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访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张永亮院长 返回首页

访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张永亮院长

访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张永亮院长

时间:2012-06-14 10:36来源: 未知作者:cc收藏
  当前的养殖业,因为国家重视,资本青睐,民众关注,已经迎来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然而,随着各种层出不穷又无法根治的病害日渐增多,业内人反而感到更加忧虑,因为“风险更大了”。
  针对动物疫病愈加严重的原因,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张永亮教授认为,品种问题、病毒变异、生产管理模式落后、营养标准不科学都有可能造成免疫机能下降,进而催生动物疾病。
  近几年,养殖户对于病害防疫的意愿日趋强烈,但是过度、频繁的免疫,也会对动物的免疫系统造成压力。张永亮教授从动物营养与免疫***互作用的关系出发,建议今后行业更要突出免疫调节的概念,“像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可以对机体的免疫系统能产生调节作用。适量添加的话,可以提高免疫机能。”
  张永亮教授说,由于不正确,或者过量地使用抗生素,已经引起了非常大的问题。但当前全面禁止抗生素,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在抗生素逐渐减少使用的大背景下,要做到防病治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比如搞好育种工作,重视动物福利,优化饲料营养配方,以及开发使用新型饲料添加剂(如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等。
  一充足、均衡的营养是保障动物健康的必备******
  《广东饲料》:对于动物疾病,大家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病更多了,也更严重了。根据您的了解,为什么会这***?
  张永亮教授(以下简称“张”):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免疫机能下降应该是关键问题。首先,是品种的问题。拿猪来讲,我们的育种工作标准单一,仅关注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而其它问题如抗病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种猪市场几乎被“美、英、法、丹、加”五国的“洋种猪”垄断,人家卖给你的,肯定不是最优的,结果就是引种退化,然后再引种再退化。其次,许多养猪企业饲养管理、防疫和疾病控制方面技术很缺乏,又不重视动物福利(养殖密度过大,免疫频繁等),也催生了疫病的频发。在疾病控制上,现在用的疫苗比较多,有些也比较成功,但是过度、频繁的免疫,也会对动物的免疫系统造成压力。这已经是规模养殖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第三,病原问题,目前,病毒的病毒性增强,变异快,是造成疾病难以防治的原因。如禽流感、猪的蓝耳病等,都出现了病毒变异。第四,就是营养方面的问题,现在所谓的营养标准,仍然是以生长性能作为衡量指标,要长得快,饲料报酬高。但生长发育只是动物其中一个生理过程。现在的研究已经表明,我们提供的饲料配方,尽管能够满足动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但不一定就能满足免疫功能的需求。
  《广东饲料》:动物营养与免疫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正确地理解?
  张:动物营养与免疫实际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动物营养要素是动物一切生理机能的基础,包括生长、发育、生殖、免疫……那么,充足和均衡的营养,就是动物健康的必备******。动物健康又是保证动物各种机能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这里有两个词,充足和均衡,都非常重要。
  《广东饲料》:具体哪些情况会导致免疫功能不足?
  张:目前看来,营养水平过剩、营养不足、营养不均衡,都可能造成免疫系统的障碍。现在学界对营养不足对免疫的影响研究得比较多。其实,营养过剩、营养不均衡比营养缺乏造成的危害更大一些,但研究得还较少,还不是很透彻。
  《广东饲料》:机体里的营养要素在免疫过程中都起哪些作用?
  张:有一些物质,像葡萄糖、脂肪、氨基酸,能够为免疫系统的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和物质需求,我们把它们叫作“营养性物质”。像维生素类、矿物元素、植物提取物等,既不提供物质基础,也不提供能量,但能调整免疫系统,我们叫作功能性或者调节性、非营养性物质。
  其实,动物营养与免疫就是描述动物营养的各种要素和免疫功能之间的***互作用关系。
  《广东饲料》:动物的免疫力跟抗病力是不是同一个概念?
  张:我这里要讲一个观点,免疫力并不完全等于抗病力。因为过度免疫所造成免疫应激的情况会降低抗病力,还会导致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下降,动物体营养需要量发生改变。
  《广东饲料》:能不能简单解释一下,造成免疫应激的机理是怎***的?
  张: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耗是有先后次序的。在整体营养供给稳定的情况下,免疫系统消耗得多了,其他过程分配的就少了。免疫系统除了能够清除病原微生物以外,也能产生对机体非常活跃的物质,这***就会造成体内的能量及物质分配不均衡,有非常大的害处和副作用。
  《广东饲料》:对于怎么避免免疫应激过度,您有什么建议?
  张:我们现在感觉到,要特别突出一个免疫调节的概念。什么叫免疫调节?有些物质可以让免疫水平不低,又不会过高。它对机体的免疫系统能产生双向调节作用,保持在一个***对活跃的状态。很多类营养物质具有这种功能,比如说提供充足的维生素C,铁,锰,还有铜和锌,可以提高免疫机能。对于铜,大家不要太敏感,铜和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其实很大,只不过现在添加的量太大了。刚才我讲到,免疫激活几乎涉及了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只要能参与到这个生理生化过程的营养物质,对它都会有作用。
  二当前全面禁用抗生素不一定符合国情
  《广东饲料》:今年“两会”期间,又有代表呼吁要全面禁用抗生素,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张:对抗生素的发展历史,特别在畜牧业上的使用,我想应该用这么两句话来概括:第一,抗生素的使用对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不能否认的。第二,由于不正确,或者滥用抗生素,引起了非常大的问题。
  《广东饲料》:从专业的角度,添加抗生素的利与弊各有哪些?
  张:添加抗生素的效果比较明显,主要就是它能够抑制一些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肠道微生物,以前我们可能不是很重视,其实它在机体的作用非常巨大。现在发现,人的肠道微生物数目估计是人体所有细胞数的十倍,同***需要消耗物质和能量。假设猪在一种比较健康的状况,它的微生物活动少了,在能量分配上,被微生物消耗的也就少了。我觉得这***理解抗生素,可能会好一些。
  这个弊端有抗生素本身的问题,更重要还是不合理使用。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抗生素也能抑制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甚至破坏整个肠道微生物环境。如果这种情况出现,越用抗生素,说不定效果就越不好。另外,规范使用的问题,添加的剂量过大,添加的种类过多,添加的时间过长,就会产生两大后果:第一点是危害食品安全,饲料当中的抗生素在畜禽的体内蓄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等于人类天天也在吃抗生素。第二点是耐***菌的产生。现在已经发现,几乎每一种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都可以分泌出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物质,我们叫作抑菌素。这时候你越大量使用,这种逃避作用就越强,耐***菌可能就这***诞生了。耐***菌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东西,很可能发展到无***可治的地步。
  《广东饲料》:当下全面在饲料中禁止抗生素的使用,您认为是不是可行?对待抗生素,我们究竟应该持怎***的态度?
  张:不用或者尽可能少量、合理地使用是一个大方向。在饲料中禁用抗生素,有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了,但也有媒体报道,饲料中不添加抗生素,为了治疗畜禽发病用的抗生素反而更多了。对我们国家来讲,禁用更多是公众的一种愿望。其实,在人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就当前畜牧业的这种管理水平、养殖环境,完全禁用抗生素,并不科学,不符合中国国情。
  我们国家更应当重视对规范使用抗生素,包括使用的种类,使用的量,使用的时间,就是在规范管理这一块,需要重点推进。目前在我国,抗生素跟普通商品一***,可以随便买得到,在国外,你要买抗生素,必须要有兽医师开出处方,才能得到抗生素。
  《广东饲料》:有没有那么一种物质,可以完全替代抗生素?又不会产生抗生素那***的风险?
  张:至少目前,我们没有发现一种物质比抗生素更有效果。即便我们发现了这么一种东西,说不定它的缺陷也不会亚于抗生素。
  《广东饲料》:那么,抗生素在尽量少用,规范使用的情况下,我们怎么用其他的一些措施来防病治病?
  张:要采取综合措施,比如说,养殖密度要适中,给畜禽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不管是小环境还是大环境。在动物福利方面,有些猪场已经在尝试,母猪在定位栏里待一段时间,等到快分娩前一个月,给它一个更大的空间,四平米也好,五平米也好,让它出来散散步,有助于提高仔猪的存活率。所以说,关键还在人的理念,你要友好地对待动物,动物才会给你更满意的回报。
  《广东饲料》:从技术的角度,又该怎么分析?
  张:营养方面,针对动物健康免疫力的需求,怎***在不同的阶段,提供更好的营养?一般中大猪阶段基本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在仔猪或者免疫比较集中的时期,营养配方能不能变一变,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有,添加一些微生态产品,或者像多糖、植物提取物等有调节免疫功能的物质,也有一定的作用。
  《广东饲料》:您对多糖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能不能谈一下,多糖有多大可能发展成为新一代功能性添加剂?
  张:多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营养性的,可以在酶的作用下释放葡萄糖,给机体提供能量。一类是功能性的,现在我们知道的脂多糖,是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它能刺激动物的免疫系统。像真菌类的酵母多糖,还有甲壳动物的壳聚糖,也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
  植物来源的多糖,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种类繁多,结构也很复杂,造成它的功能也就很多,像调节免疫功能,抗病毒功能,还包括抗癌,抗氧化,调节繁殖能力等等。我坚信,多糖类的物质,特别是植物来源的多糖,在动物健康养殖过程当中,作为一种天然的安全的物质,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三优势互补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广东饲料》:今年中央***文***聚焦农业科技,鼓励产学研合作。在这方面,华农动科院颇有建树,有什么***的经验?
  张:标志性的,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我们跟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的合作,1992年签协议,今年正好是20年。这二十年之间,温氏不管是生产总量,利润总量,生产规模,还是管理的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我们国家农业企业的龙头。
  在总结温氏成功经验的时候,有这么三***:一***是理念,一***是管理,一***是技术。那么华农动科院给温氏的发展,特别在早期的发展当中,在技术上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
  《广东饲料》:华农动科院和温氏的这种校企合作确实做到了互利共赢。
  张:对于我们学院来讲,在获得一定经济回报的同时,也促进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发展。比如说,温氏是我们本科教学实习最大的基地,也是从事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最大的基地。另外,也促进了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就说广东省第一例克隆猪,实际上这个研究费用是很高的,如果没有温氏的大力支持,很难顺利开展。
  《广东饲料》:但我们也看到,一些校企的产学研合作是有始无终,不了了之,问题主要出在哪里?
  张:产学研的合作,优势互补是基础。因为企业有技术需求,才会跟高校形成合作。合理的分配机制是保障。有些企业和院校之间的合作,往往开头会很热闹,慢慢就偃旗息鼓,根本原因就是分配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广东饲料》:在您看来,产学研合作中,怎么处理好合作关系,是企业牵头还是科研单位牵头?
  张:我觉得,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技术创新又是企业的自身发展的需求。所谓产学研,就是把好的成果,做成好的产品,形成好的市场,产生好的效益。企业具有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势,会产生经济效益,应当占主导地位。
  《广东饲料》:今后华农动科院在开展产学研的主要着力点在哪里?
  张:我们学院对今后产学研合作,首要是稳定、巩固、发展和温氏的这种合作,争取为温氏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撑。其次要积极地寻求,特别要和广东省业内的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帮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我们搞科研的,其实也很希望能够站在企业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广东饲料》:就拿广东饲料业来讲,您觉得有哪些问题,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来共同解决的?
  张:在广东饲料业,有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饲料原料紧缺,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是得到改善,而是越来越严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一是要开发一些新型原料资源;第二是要提高饲料使用效率,可以利用酶制剂技术、发酵技术等;另外,像酸化剂、诱食剂等物质,可以改善动物采食及消化。另一个是饲料安全。各种检测方法都已经建立了,但关键是如何在饲料的生产、加工、及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需要政府加大力度。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