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段会军的“古兰巴格”牌西瓜就能上市了。根据今年的瓜果行情,这70亩即将分批采收的西瓜,再加上旁边50亩地甜瓜,势必会让段会军这个“瓜王”再赚一把。
棉花地改种西瓜
1995年,段会军从河南来到尉犁县老老实实地种了两年棉花。1998年,段会军的父亲从河南来到尉犁县, 他是种了一辈子瓜的老瓜农,发现这里的农民只种棉花,而市场上西瓜的价格却比较高,于是试着在儿子的三亩棉花地里种上了西瓜。凭借着过硬的田间管理技术,当年收获的西瓜单个竟长到2公斤以上。 在段会军父子种瓜以前,早已习惯了和棉花打交道的尉犁县农民,谁也没有想到种瓜也能赚钱,而且收益远远高于种棉花。
试种西瓜的成功让段会军尝到了甜头,他开始一心一意地种起了西瓜。第二年,段会军和父亲采用拱棚技术种植西瓜,亩产效益达到1000多元,而当年的棉花亩产效益仅200多元。
下功夫打造品牌产品
段会军发现尉犁县特有的沙油地土质适合种瓜之后,越发有了信心,在扩大西瓜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又尝试种起了甜瓜。但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夏天,极端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段会军在当年7月底只收获了一亩多地的甜瓜。
次年,段会军把甜瓜的种植期提前到了3月份,正好可以在高温天气到来之前,将成熟的甜瓜采摘完毕,而此时的市场售价也比较高。
在父亲的指导下,段会军逐渐掌握了传统的种瓜技术,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又借助网络不断学习新的瓜果栽培技术。
段会军告诉记者,他在种瓜之前,会对整个种植区域进行一次彻底的瓜类病虫害***剂喷洒,之后就不再使用任何杀虫***剂。施肥用炒熟的棉籽,这种肥发酵快、催肥作用明显。浇过二茬水之后,段会军便开始进行逐株施肥,虽然此方法较普通施肥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他依然坚持着。为保证西瓜和甜瓜的最佳口感,在即将成熟的最后一段时间,段会军还会在西瓜的滴管灌溉液里加上牛奶,以保证西瓜的营养成分。
带领乡亲闯市场
随着西瓜和甜瓜的种植收益越来越高,段会军在尉犁县农民中的名气也越来越大。2008年,他为自己的西瓜注册了“古兰巴格”商标,在库尔勒和乌鲁木齐等地一经上市,就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去年6月30日,段会军成立了长发果业农民合作社,吸引了附近120余名社员参与。有了这些社员的共同努力,段会军今年打算将“古兰巴格”瓜运往海南和上海等地,跟当地瓜果叫板,为新疆再添一个响当当的瓜果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