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100年前父母指腹为婚 常德百岁夫妻携手78载 返回首页

100年前父母指腹为婚 常德百岁夫妻携手78载

时间:2012-10-15 09:41来源: 未知作者:孟枭收藏
        http://nmsc.org.cn在与记者谈话中,两位老人一直手拉着手。100岁的他们,已经这样牵手走过了78载岁月。通讯员 王瑜 摄
  “要是咱们的孩子都是男娃,让他们结为兄弟;都是女娃,就结为姊妹;若是一男一女,那就结为夫妻……”
  100年前的一次聚会,他们还未出娘胎,父母就替他们定下了终身大事。
  100年后的今天,居住在常德津市市保河堤镇澧赋村的施四凡、刘么姑夫妻,已相濡以沫携手走过78年。
  这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百岁夫妻,精神矍铄,四世同堂,尽享天伦之乐。
  缘起百年前
  施四凡回忆,他家和刘家关系非常密切。当他和刘么姑都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被双方父母指腹为婚。
  1912年12月28日,施四凡和刘么姑竟然在同一天降生了,刘么姑比老伴早10个时辰出生。
  “我自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虽然当时父母生了很多子女,但活下来的就只有我一个。当时家里条件差,但父亲还是把我送进私塾读完了小学二年级。”施四凡回忆。
  1934年,施四凡与刘么姑在津市喜结连理。记者问起当年的婚礼,刘么姑乐了:“什么婚礼呀,都是穷人家,他当时花了3匹布料娶了我。”
  回忆起当年甜蜜的场景,刘么姑布满皱纹的眼角仍满是笑意。
  相濡以沫78年
  两位老人个头都不高,面容温和,身板结实硬朗,聊起往事思路清晰,嗓音清亮底气十足,让人根本觉察不出均是年满百岁的老人。
   完婚之后,施四凡、刘么姑与公婆住在一起,有余钱闲粮、日子过得不紧不慢。
  可1936年,洪水席卷洞庭湖流域,施四凡一家老小开始了他们长达数年辗转乞讨、流离失所的日子。“最苦的时候住进别人弃置的房子里,几度被撵走。实在不知在哪里安家,就依着山边自己动手搭起了一个棚,一住就是好几年。”施四凡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每一件往事。
  1953年,施四凡和刘么姑迁徙到了澧赋村,居住到如今。
  “结婚几十年,我们白天一块耕田种地,晚上我缝缝补补,他就坐在我身边打瞌睡。”刘么姑说:“我前后生了6个子女,现在在世的还有4个,那时我们早出晚归干活,总是牵着手去拉着手回,感觉心里很踏实。”
   “我们日日夜夜在一起,连睡觉时手也没有松开过,只在大热天热得实在难受时才分铺睡。”两老你一言我一语,言语中饱含着浓情蜜意,有时大笑露出为数不多的牙齿。交谈中,他俩一直保持着牵手这一简单的动作。
  长寿良药就是爱情
  就这样,两人携手走过了70多年的漫长岁月。再过几个月,就是二老的100岁生日。
  如今,两位老人都是当地的名人,总有很多人上门向其取长寿经。“人间哪有不老药,顺其自然活百年。”老人总是爽朗地笑着说。
  “这些年一直都喝屋旁池塘里的水,吃自己种的蔬菜,很少吃大鱼大肉,偶尔从池塘里捞条活鱼。”施四凡老人说,现在几个儿女也会轮番送点菜籽油、红糖和零花钱来给他们用。
  78年来,两位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抽烟、不喝酒、不玩牌。
  刘么姑这辈子从没置办过一件金银首饰。他们物质生活虽然简朴恬淡,但精神生活却充实富有。“78年来,我们从未吵过架红过脸,可能爱情就是长寿的良药吧。”-记者 聂诗茼
  记者手记
  78年爱情的长度
  70年,是很多人一生的长度。而70多年的婚姻,似乎更有点遥不可及。
  100岁实属不易,一对百岁夫妻更是稀罕。他们的生活平淡而充实,一百年的艰辛坎坷、酸甜苦辣深埋在心里,脸上却充满着对生命的欢喜。
  谈话中,两位老人总是憨厚地笑着,手拉着手,肩靠着肩在一起说着悄悄话。78年不离不弃,相濡以沫,一直到100岁。78年是他们携手走过的岁月,也是他们爱情的长度。
  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就连恋爱、婚姻也充斥着铜臭、利益的味道。百岁夫妻的故事或许是平淡的,但他们的真爱让所有人动容,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真情的宝贵。
        稿件来源: 华声在线 责任编辑: 蔡薇萍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