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扬州刘雪基:菜农心中的“130” ,农业资讯,中国农业网新闻频道 返回首页

扬州刘雪基:菜农心中的“130” ,农业资讯,中国农业网新闻频道

时间:2012-10-22 15:18来源: 作者:收藏

  30年来,他扎根广袤田野,在田间地头播撒着绿色的希望;30年来,他致力农技推广,踏遍江都309个村社,把成果送到农民手上,帮扶800多个村民小组走上致富路;30年来,他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用汗水与智慧写下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农民最真挚的情怀。

  他就是江都区农委蔬菜蚕桑支部书记、农委蔬菜办副主任刘雪基。

  在和刘雪基打过交道的广大菜农口中,他有个特别的称号:“现在有110、120,刘主任就是我们的‘130’!”这位菜农们念叨的“130”如何成为江都田间地头的“及时雨”?近日,记者走进了刘雪基的生活。

  传播农技

  倾囊相授,成菜农“主心骨”

  今年53岁的刘雪基从事农业科学实践30年,出身农民的他视乡亲们的田头疾苦如己身,学有所成后不断为广大农民送去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大家一同走向致富路。

  为简化油菜种植技术,提升油菜生产水平,从2001年起,刘雪基就在全省率先试验示范推广稻田套播油菜、机械化条播油菜、垄作直播油菜超高产栽培及油菜机械化收割等技术。为此,刘雪基刻苦钻研,挑灯夜战,接连撰写相关技术论文13篇,并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而这些研究成果,刘雪基对广大菜农们无偿献出,倾囊相授。

  多年来,刘雪基扎在地里搞试验、走进农户搞调研、登上讲台搞讲座、钻进大棚搞指导,先后承担了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省设施园艺高效示范创建等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建设,并主动与中科院、农科院、南农大、扬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引进蔬菜新品种140多个,蔬菜新技术、新模式20多项,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500多期,成为菜农心中的农技“主心骨”。

  帮扶种养

  随叫随到,菜农田头“及时雨”

  “农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为此,他和众多菜农建立了手机短号联系,随时答疑解困,他的电话也被大家称为田头热线“130”。

  “刘主任对我们的田比自家的都上心,我们有困难,他随叫随到。”蔬菜种植大户潘凝2008年秋天承包了100多亩菜地,结果不出半年就遇到了棘手的事。 “2009年正月初二凌晨,我发现西瓜地里出现了严重的白化症状,当时懵了。”想到瓜苗初长就遭病害,这位农家妇女急得哭了,天还没亮就拨响了刘雪基的电话。“没想到刘主任很快就赶来了,很快就找到了白化苗的病因,给出了解决办法,还帮着我配药洒药,忙活起来。”往后几天,他天天来巡查,直到彻底消除,此间他连潘凝家的一口水都没喝。

  “以前一些农技员指导我们作业,只动口,少动手。刘主任这样的高工带着我们一起干农活的还真是头回遇到。”吴桥镇种植大户潘正荣说,刘雪基下地帮着村民干活是常事。“10月初,刘主任在油菜地里帮着大家干活,一时心急忘了换鞋,踩在黏土地里来回跑了几十趟,愣是把皮鞋底跑丢了。”潘正荣说,刘雪基一心只为老百姓地里的活儿着想,以前还为赶往农户田里,骑摩托车摔断过肋骨。“刘主任就是我们田头的‘及时雨’。”

  致富引路

  牵头成立产销合作社

  “我出身农民,田里的事我再清楚不过了,遇到了难事我有能力肯定要帮一把。”刘雪基将心比心地替菜农分忧,不仅仅是在农技推广和蔬菜种植方面,连同销路也无时无刻不在为大家惦记着。他牵头成立了蔬菜产销合作社,率先建立了全程质量追溯系统,实行农超对接,让菜农的蔬菜销售有稳定的销路。

  去年春节前,由于当地西兰花种植面积扩大,如何让早上市的丰收果实卖个好价钱,成为每个菜农的头等大事,可是产量的骤然增长也堵住了销售的路。看着发愁的菜农们,刘雪基心里更着急。正月还没出,他就为销路的事奔波,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上海一家大型销售公司前来收购,解决了所有的销售难题,让菜农们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种地忙田是农民们的头等大事,我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近年来,刘雪基先后获得部、省、市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奖项达20多个。他用一颗紧贴农民的心,用一个实用科技装备的脑,用一双扎根田地的脚,趟出了一条适合新时期农民致富的高效农业之路。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