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用气象之水浇灌农业之花——记江西省湖口县武山镇气象信息员陈淼 返回首页

用气象之水浇灌农业之花——记江西省湖口县武山镇气象信息员陈淼

时间:2012-11-02 09:11来源: 作者:收藏
  “7月28日的雨没有下透,预报说8月3号才有雨,这几天都是晴热高温,我选在今天给棉花沟灌,再施肥,这叫丰收水,以水调肥,以水调气,养根保叶,如果等着3号下雨,那叫救命水,就影响开花坐桃啰!”陈淼洋指着眼前生机盎然的棉田兴奋地对笔者说。

 
 陈淼洋

  眼前的这片棉田是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示范点江西省湖口县武山镇五里村“百亩千斤籽棉”试验区。陈淼洋是这里的负责人之一,同时也是该镇农气站站长,2010年11月开始兼任气象信息员,两年不到的时间,先后接受气象预警信息120多次,主动电话咨询30多次,报送农业生产状况和灾情实况8次,积极配合气象部门开展气象灾情调查5次,他以赤子之心,将气象服务功效最大化,使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被评为2011年江西省“群众最满意气象信息员”。

  做优服务,以夯实农气知识为先

  “农业和气象是鱼与水的关系,农业生产的每走一步都要踩准天气的节拍,农技师担任气象信息员是如鱼得水。”陈淼洋说。

  工作之余,陈淼洋利用湖口气象为农气站安装的乡村气象服务平台和气象信息员培训班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钻研气象,融合贯通农业和气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还利用镇上的宣传栏、试验田里的电子显示屏、村里的大喇叭向农户讲解农气知识和气象科普知识,并且每年至少举办5次以上农气知识讲座。慢慢地他成了“气象通”、农民口中的“土专家”。

  “这里的棉农都听陈淼洋的,他懂农业更会看天气,还教我们科学种植,别人的棉花一株结40个桃,我们的结60个,那就是一千斤籽棉哦!,邻村的人都跑过来学习呢!”村民刘锦成激动地说。

  做实工作,以秉持人心厚道为重

  当笔者问陈淼洋怎样将这份工作做得让群众满意,他用八个字来总结:用心感化、做出实效。

  笔者了解到陈淼洋总是自己掏腰包帮助农民,这次抗旱灌溉也一样。灌溉要用水库的水,还要请人管理,这些费用都是陈淼洋自己掏的。村民沈阿员卧病不起,丈夫出外打工,他的2亩棉田没有浇,陈淼洋知道后立即协调村民帮忙。两个村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因为去年他们不在家陈淼洋自己出钱把他们家的棉花灌溉了。

  对此,陈淼洋说:“种庄稼跟天走,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好好的棉花就因为没有及时灌溉,坐不好桃,多可惜!气象信息员不仅要将农气服务用于指导生产,更要将增产落到实处,这样农民才会信任你,接受你,反过来帮助你!”

  据湖口气象局副局长陈锋介绍,2011年3月到4月,武山镇出现罕见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陈淼洋密切关注春播专题气象服务信息,积极主动与气象部门联系,反馈农业状况,询问天气形势,指导当地水稻春播和棉花播种。在他的指导下,当地农民把握有利天气,使早稻及时避开了低温影响,并抢时开展棉花早播,武山镇五里村棉花发育期比全县平均水平提前了7天左右。

  如今陈淼洋的负责的千斤籽棉试验田享誉全国,这里棉农的收入比普通棉农几乎高一倍。

  扎根农村,以毕生服务“三农”为乐

  陈淼洋今年58岁了,但干劲却像年轻人,每天起早贪黑带着他的三件宝——旧摩托车、草帽、解放鞋,田间地头、挨门串户地奔波。遇到重大天气过程和农忙时节,更是不分昼夜的忙。

  他妻子总是心疼地说:“儿女都成家了,年纪一大把了,还整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图个啥!”

  “我干农业40年了,是农民的儿子,离不开生我养我的土地,我就想让老百姓的棉花多结几个桃子,水稻多长一些谷粒,果树多挂几个水果,气象服务是实实在在给农民带来实惠的,这也是我乐于干气象信息员这份工作的初衷。”陈淼洋字字真切地说。

(文章来源:九江市气象局)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