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北京房山区窦店镇芦村郑建秋“行医”30年,走遍京郊,除遍田间千余种病虫害,农民给了他一个绰号——“治虫大王”。杀虫不用农药,让果蔬更绿色健康。正是这位52岁的“治虫大王”痴痴追求了半生的梦想。目前,他已经针对1300多种病虫害找到了对症良方,覆盖了北京乃至全国曾出现过的绝大部分植物病虫害。
房山区窦店镇芦村,温室大棚里,戴着面罩、蹲在畦上正准备拿芥末杀虫的这位,就是郑建秋。“行医”30年,走遍京郊,除遍田间千余种病虫害,农民给了他一个绰号——“治虫大王”。
芥末也能杀虫?“不单能,而且有奇效。不过这芥末比咱们吃生鱼片用的要浓1000倍。”郑建秋顾不上多答话,冲着脚下的土层麻利地喷洒起来。一股浓烈的辣味瞬间直刺鼻端,呛得人一个趔趄。
郑建秋开出的治虫“药方”里,常常没有任何化学药剂,尽是像芥末、天然菌类这样的平常之物。用他的话说,“一物降一物”,这些看似寻常的东西,其实是大自然赐予的杀虫良药。
杀虫不用农药,让果蔬更绿色健康。正是这位52岁的“治虫大王”痴痴追求了半生的梦想。目前,他已经针对1300多种病虫害找到了对症良方,覆盖了北京乃至全国曾出现过的绝大部分植物。
找到良方,还需多加练习方能纯熟。眼下天寒地冻,是病虫害低发期,也是预防它们的绝好时机。这不,他一头扎到芦村试验田操练起来。
用芥末给大棚消毒,只是他众多妙招之一。说话间,郑建秋踉跄搬来个直径一米的不锈钢大盆,盆里盛着黏稠的液体。他小心翼翼双手捧着一把幼苗,把根部蘸到液体中。液体是寡雄腐霉,郑建秋告诉记者,用这种无毒无害的生物制剂洗过澡的幼苗更壮实,不爱得各种根部病害。
他还有一样秘密武器,名叫“武夷菌素”,是从武夷山中找到的纯天然有益菌。这个“他山之石”专门对付北方地区的病菌。“什么黑星病、霜霉病、角斑病、番茄……蔬菜主要真菌病害都怕它,防病效果达75%以上。”郑建秋掰着手指头说道。
除去这些,他的治虫“百宝囊”中还有芽孢杆菌、天然除虫菊素、桉精油、矿物油等不少宝贝。
这般多的宝贝,从何得来?郑建秋答,从一场场硬仗中摸索出来。
摩挲着嫩绿的叶片,思绪回到4年前的秋天。那时,北京首次爆发烟粉虱病虫害,芝麻粒大的小虫子传播的病毒,一夜间摧毁了上万亩番茄。
情急之下,郑建秋带着团队日以继夜奋战5日,找到了结合太阳能除菌的办法,终于让害虫缴械投降,至今再没大面积爆发。
类似的硬仗,自从1983年郑建秋大学毕业来到市植保站后,几乎年年都要打。20年时间,从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他搜集了1300多条斗虫经验;又是9年,他把这些心得编成教材,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打破了日本植保教科书在国际上的垄断。
国际植物病理学会的官方推荐名录上,于是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就连蜚声全球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收藏了他的著作。
已经取得了这样的成就,为何还要下地头?郑建秋略一思索说,书本可以呆在办公室里,但人不能。办公室里,没有“治虫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