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界河镇唐楼村,提起孔凡美,村里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夸赞她的。由于唐楼村靠近鲁南水泥厂,加上村办企业多,村里多数人都有工作,可孔凡美却多次放弃了进厂当工人的机会,靠饲养蛋鸡走出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
1989年,孔凡美经过多方了解,决定在家里饲养蛋鸡。当时,家中一无资金、二无场所,孩子小,婆婆有病常年需人照顾,丈夫上班帮不了忙,困难比较大。可孔凡美是个撞断南墙不回头的人,她决定下来的事,非干不可。为了筹集资金,她卖掉了家里的两头猪,向亲戚朋友借,通过信用社贷,多方筹集,总共筹集了3500元钱。没有房子,凡美征得父亲的同意,将娘家准备给她弟弟结婚用的房子借来暂用。
为了增加饲养蛋鸡的保险系数,孔凡美先从邹城白马河养鸡厂购买了400只退役的但仍有一定饲养价值的蛋鸡进行试验,摸索经验。结果,这400只蛋鸡当时盈利2000多元。
初尝甜头的孔凡美这下更来了劲。1990年春节前,她一下子购买了1500只引进新品种——京白904小鸡,准备大干一场。每天她早起晚睡,精心照料,常常是半夜里打个盹就又起来给小鸡添食。小鸡长到36天时,凡美忽然发现有十几只小鸡不吃不喝,缩头缩尾。由于当时没有经验,以为没有问题,可不到两个钟头,整个鸡场三分之一的小鸡出现上述症状。这下凡美可着了急,怎么办?丈夫出差学习不在家,凡美急病乱投医,找来村里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不懂鸡病不知下什么药。正当凡美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村支部书记赵汉国听说后来到她家,二话没说,立刻叫村里的汽车带着孔凡美从邹城请来了技术员,总算保住了凡美的头批小鸡,使凡美站住了脚跟。
有了这次经历,孔凡美认识到了知识技术的重要性。她购买了养鸡资料,潜心学习,向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请教。几年的养鸡实践,凡养已成为一名真正的养鸡能手。从育苗、配料到鸡病防治,她已掌握了一整套饲养蛋鸡的技术。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如今,凡美不仅还清了贷款、借房,而且还新建了近二十间高标准的鸡舍。几年的发展,凡美的养鸡厂已发展成为一个拥用固定资产10万多元,年创收入2万多元的小家庭企业。
富裕后的孔凡美没有忘记周围的群众,谁家有困难,她总是主动帮助。她经常帮五保户挑水、拿药,还不时地给他们送些鸡蛋。镇党委、政府多次授予她“致富标兵”的光荣称号。今年“三八”妇女节,孔凡美又一次戴上了光荣花,成为全镇妇女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