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棚,迎面扑来的热气和棚外的气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00平方米的暖棚里整齐地码满了一垛垛菌袋,顺菌袋口伸出的一片片平菇,就象一个个幸福的小手在向张红军报喜。
种平菇致了富
提起张红军,社坛镇平安村男女老少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瞧这孩子,当这几年兵可真出息了,不但带回个漂亮媳妇,还种平菇致了富,真行。”
29岁的张红军是社坛镇平安村3组农民,他从部队退伍时,不但揣回了种植平菇的技术,还领回了漂亮的老婆。通过夫妻俩一年的种植,赚到了大把大把的钞票。村民都说:“这小子算是发财了。”
目前,张红军正在种植的平菇有7个大棚,占地近6亩。从2008年至今,他每年的纯利润都在6万元以上,2011年突破了10万元大关。他的平菇分别销往我县的仁沙、保合、三元等乡镇的菜摊及小型超市,有时也销往其他区县的批发市场,价格一般为每公斤5至6元。
“致富经”很简单
笔者问他的“致富经”时,张红军微笑着说:第一,社坛镇目前平菇种植户较少,经营效益自然不差;第二,销售方法得当,既做邻近乡镇的批发,也发动亲属定点零售;第三,夏季出菇淡季时,兼职倒卖水产品,赚取中间差价。
在平菇种植季节,张红军每天都雇5、6个妇女帮忙装袋育菇、摘菇和装车外卖,这样既给她们带来了经济收益,还让她们学到了平菇种植和出售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平菇规模式发展的后备力量。
富了不忘帮别人,对慕名前来拜师求艺的人,他都悉心传教,并提供技术支持。近三年来,有十几位本地和外地的村民接受过他的帮助。
规模不断扩大
“我还要扩大规模,成立平菇种植经营公司,再建设一个冷库,在供过于求时,延缓平菇上市时间。”张红军说,他的想法得到社坛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镇政府正在联系本地金融机构向其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