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谢淑华:发展黑木耳种植敲开“致富门” 返回首页

谢淑华:发展黑木耳种植敲开“致富门”

时间:2013-04-18 09:13来源: 作者:收藏

  “黑木耳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绿色环保,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好项目。”日前,沛县张寨镇丁辛庄村妇女谢淑华边忙着采摘黑木耳边与记者交谈起来。

  现年46岁的谢淑华从事食用菌种植已有10年之久,先后种过平菇、双孢菇等食用菌。后来,她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黑木耳作为食用菌大家族的一员,兼具药用食用的双重功效,便于加工储存,而且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中有升,是一种消费大众化的食用菌,于是她决定主打黑木耳。2007年8月,在镇村的帮助下,谢淑华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50亩土地,建起黑木耳生产大棚26栋,开始了规模化种植。

  “黑木耳以棉壳、玉米芯、秸秆等为原料,在房前屋后、荒滩野地都可种植。”谢淑华介绍说,“种植黑木耳不仅投资少、技术简单,而且经济效益高。”谢淑华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棚可放种菌种40000袋,成本在4.8万元左右。一季下来,每袋可生产干木耳100克以上,而近年来的市场价为每500克20元左右。照此估算,谢淑华的收益相当可观。

  在谢淑华的示范带动下,丁辛庄村及周边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黑木耳种植专业村,有70%左右的村民从事黑木耳种植。为改变家庭分散、小规模粗放型的种植经营模式和承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能力差的不利状况,谢淑华注册成立了沛县华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集供菌、技术培训、销售于一体,有效解决了“卖难”、“增产不增收”等问题。

  谈及下步发展,谢淑华表示,今后将依托合作社平台,实施行业规范和标准,提高合作社成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对原材料和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监管。同时,以打进大中城市超市为目标,对产品进行分级包袋,注册品牌,挖掘黑木耳的商品价值,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更好地增收致富。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