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草长莺飞,正是春耕备耕繁忙时节。乐安县公溪镇荷陂村的80后种田能手吴明明租田、耕地、育秧……整天忙得团团转。
今年26岁的吴明明身材瘦小,穿着西装,外表温文尔雅,如果不介绍,怎么看也不像一位农民,还是种粮大户。
“初中毕业后,我一直在外面打工,之前基本上没干过农活。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意在家里种田呀!”谈起种田经历,吴明明感慨万千,“看到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好多农田都抛荒了,觉得很可惜。但转念一想,现在国家惠农政策这么好,发展农业一样大有可为。于是,我就和父母商量着把村里的几十亩闲田租过来,当起了‘职业农民’。”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传统农民真实生活的写照,然而,吴明明种田不仅在技术上与父辈不同,在理念上也与时俱进。他十分重视科技种田,经常在网上学习有关科学种田的知识,并虚心向农技员、种田能手请教。他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生物灭虫等科学方法,选用优质良种,合理利用化肥农药,不仅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粮食品质,种粮效益大幅提升。2012年,他家共种粮100余亩,纯收入7万余元。
为提高种田效率、节省劳力和成本,吴明明积极推广使用农业机械化。2005年,国家开始实行农机具购置补贴。头脑活络的他便率先投入七八万元购进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和一台收割机,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了农机后,不仅自己种田轻松多了,还帮助别人耕田、插秧、收割赚钱。尝到甜头后,他又先后投入20多万元购置了2台手扶拖拉机、1台插秧机、1台收割机。今年3月中旬,他又购置了一台价值6.9万的中型拖拉机。如今,他种田从耕种到收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对此,吴明明兴奋地说:“有了这些‘铁家伙’帮忙,不仅种起田来省时、省力、效率高,效益也大大提高。况且现在国家政策好,购买农机有补贴。像今年我买的这台拖拉机国家补贴了2万元,自己才花了4.9万元,真划得来。”
在满足自家耕种的同时,吴明明还承担对外作业,帮助村民耕田、插秧、收割,既为缺劳力户解了忧,同时也为自己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另外,他还创办了一家空心砖加工厂,利用农闲时节,加工生产空心砖。
多种经营让吴明明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在采访中,他给笔者算起了2012年的家庭经济账:种田收入7万元,农机收入8万元,加工空心砖收入4万元,几项加起来,总收入近20万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更让吴明明吃下了“定心丸”,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也敏锐地从中嗅到政策的利好信息。他满怀信心地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农业生产必将向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我要乘着国家惠农强农政策的东风,加大投入,争取到2015年流转土地300亩以上,实现收入翻番,早日成就我的农场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