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山沟里的金凤凰 返回首页

山沟里的金凤凰

时间:2013-07-24 02:33来源: 作者:收藏

  老百姓有句话,“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折射出的是人们对养殖业风险的担忧。而柳河县圣水镇祝世坤的成功实践,似乎颠覆了这一说法。从1996年创业开始,祝世坤一直以养殖鸡为主业,口袋不断变鼓,也带动其他村民的口袋不断变鼓。

  如今,她是一个拥有数千万资产的公司总经理,一个拥有300多个会员的养鸡协会主席,一个年放鸡雏600多万只、能带动800余户农民发家致富的“养鸡大王”,被誉为“山沟沟里的金凤凰”。

  祝世坤今年37岁,共产党员,家住柳河县圣水镇圣水村。1996年从柳河师范毕业后,她当过几年的小学教师,但因为“没钱”而不断辍学的孩子让祝世坤意识到,“救急救不了穷”,她决定辞职去经商。肉鸡投资“短、平、快”的特点,让祝世坤心动了。

  从2001年春天开始,祝世坤买了一些养鸡方面的书和资料,和丈夫边学技术边养鸡,投入了家里的全部资产5000元。但头两茬鸡都没赚到钱。第一茬是因为没把好防疫关,鸡群发生了传染病,小鸡损失了不少。第二茬养的3000只成品率达到了70%,可出栏时却赶上毛鸡价格下跌,又没挣到钱。这两茬鸡不仅没赚到钱,祝世坤的养鸡之路也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但祝世坤恒心不变,她一户一户去借钱,50元、100元地凑够了本钱,紧接着养了第三茬,这次净赚了1万多元。

  祝世坤养鸡挣到了钱的消息不径而走,原来看热闹的人找上门来,要和她一起养鸡。“我告诉大家,先别急,我也只成功了一次,等我再摸索摸索,经验成熟了,大家再一起养。”逐渐地,技术、饲料采购、销路都有了眉目了,祝世坤带着村里10多户村民发展起了肉鸡养殖。她负责把鸡雏放给农民,平时提供防疫技术支持,然后回收毛鸡。这样既可以让农民有钱赚,自己的产业也会做大。这一年,祝世坤放给农民3万多只鸡雏,使养鸡户增收6万多元。

  为了保证给养鸡户提供高质量的鸡雏,她选择的都是有种鸡、有一定规模的孵化厂,其他途径的不论价格多低也不进。由于敢于承担风险,与孵化厂讲信誉,与养鸡户讲感情,2004年祝世坤成为了吉林、沈阳、公主岭等地几家大型孵化厂的区域代理。她不但在本县15个乡镇建立了销售网点,而且还将业务做到磐石、通化、梅河口、辉南等市县,放雏养鸡的市场越做越大。同年,祝世坤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1年,祝世坤注册了柳河县圣水镇吉祥牧业公司。2005年,在镇党委的支持下,祝世坤建立了圣水镇养鸡协会,吸纳了300多户养鸡户聚拢在这个新型经济组织下。在协会的带领下,祝世坤带动的固定养殖户基本稳定在400户左右,临时养殖户累计达到600多户,年出栏肉鸡430万只。吉祥牧业公司也建起了一个存栏7万套的种鸡厂、年出栏50万只鸡的标准化小区,还解决了120多名劳动力的就业。

  陆长梅夫妇跟随祝世坤养鸡已经四五年了,去年纯收入达到了60多万元。看着正在建设的900多平方米标准化新鸡舍,陆长梅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只管养好,她提供鸡雏、饲料,还保价回收,只要鸡不死,就能挣钱。”孙阔家已养了8年鸡,现在年出栏20万只鸡左右,“我现在有5栋标准化鸡舍,原来我只能吃饱饭,现在有房有车,都多亏了她。”孙阔说。

  如今,祝世坤的养鸡事业,从种鸡、孵化、放雏、养殖、回收到销售一条龙产业模式已经形成。目前,她正计划投资近6000万元,新建一个饲料厂和屠宰、分割厂,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

微信扫一扫:让您“鲜”声夺人,抢占先机,引领农业新风尚!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