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刘强龄是乌苏市皇宫镇泉水沟村返乡大学生。90后的他大学毕业后,就和牛羊打起了交道,经过几年的奋斗,眼下,他开起了公司,还拥有了房子、车子和现代化的标准暖圈。
刘强龄2008年毕业于昌吉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在乌苏市佳禾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实习期间,刘强龄从喂羊、接羔、护幼等工作做起,学到了系统的养殖技术。半年下来,刘强龄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2009年,刘强龄被乌苏市洋羊畜科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看上”并“挖走”。
初生牛犊不怕虎。刘强龄在“洋羊”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刘强龄说:“当年,洋羊畜科给我开每月5000元的工资,我除了吃穿用以外,还供妹妹上大学。” 一年后,刘强龄辞职了,因为他有了更大胆的想法,就是自己创业。 “我回到家,父母知道我辞职后臭骂了我一顿,但是我不能停下来,我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刘强龄说。为了筹集资金,刘强龄偷偷把父母给他买的楼房卖掉了,拿到了36万元钱。刘强龄说:“其实,拿着36万元楼房款走的时候,我也很害怕,但是我有养殖经验,我有信心,我决定干我的老本行。” 就这样,刘强龄带着36万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2010年,刘强龄与阿克苏的一个老板合作投资开办养殖场,并搞起了羊皮加工、屠宰深加工等。两年后,刘强龄手上有了50多万元资金。
2012年,刘强龄“大动干戈”,在泉水沟村开建养殖基地,基地占地面积4亩。如今,标准化的暖圈里牛存栏50头,多胎肉羊存栏300只。 刘强龄说:“今年,在我的带动下,已经有4户农户跟着我干起了养殖。”
33岁的马成龙就在刘强龄的帮助下,刚刚有了1万多元的纯收入“进账”。 马成龙说:“我3月底才开始搞育肥,一开始也没什么钱,我就引进了15头牛。6月底,刘强龄帮我出售后,除去成本,我还落了1万多元呢!”
今年,刘强龄成功注册了乌苏市兴辉畜牧有限公司,有了自己的公司后,他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刘强龄说:“除了带动农户发展养殖以外,我还计划建个屠宰场,进行肉类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