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区横山镇船形村养鸽达人宋文治2009年从200对鸽子养起,4年间投资50万元,养鸽子5000对,又带动周边8户农户建起了养鸽场和养鸡场,帮助每户养殖户增加年纯收入1.2万元。尝到甜头的村民感叹:“有了‘鸽子王’一年衔来数万元绝对不放鸽子。”因此,宋文治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鸽大王”。
缘起
小鸽子变身金凤凰
走进安居区横山镇船形村,在树林中闪现出一座大型现代化养殖场。一排排鸽舍错落有致,5000对美国白羽王、落地王种鸽成对而栖,在鸽笼内或跳跃、或亲昵、或啄食、或高歌,甚是好看。
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种鸽场繁育基地。负责人宋文治,2007年9月选聘到横山镇朝天村任村主任助理,刚到村上工作时,他强烈地感受到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农村经济的落后,农民增收的困难,让他毅然选择了自己先行创业探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道路。
“小鸽子能变身金凤凰。”宋文治说,养鸽看似偶然,其实在此之前,他专门作了考察,决定以养殖市场销路好、抗病能力强的美国王鸽为突破口。为了尽快启动创业项目,他先后到大邑、大英学习。同时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乡土人才超市等学习资源,刻苦钻研养殖技术,虚心学习管理知识,积极开展市场对接,琢磨出了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养殖办法。2009年8月,宋文治先行养殖200对种鸽试点。由于前期每天仅产30多个鸽蛋,销售商不愿上门收购,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骑着自行车到市城区上门销售。
壮大
扩大投资注册“宋鸽蛋”
2010年,宋文治不再满足小打小闹,打算扩大规模。可摆在眼前的困难是,资金缺乏。于是,他再次拿出自己的积蓄2万元,并向亲戚朋友借款3万元,还说服父母将家里的房屋产权抵押到农村信用社贷款40万元,共筹集资金45万余元,自主创办了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成饲养厂房面积1800平方米的金翼鸽业,注册了“宋鸽蛋”响亮商标,将养殖规模扩大到3500对。
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10月,养殖场突然爆发了疫情,每天都有几十只鸽子死亡。宋文治不得不密切关注鸽子的生理习性,每天一手拿着手术刀一手拿着书,边解剖病鸽边对照书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电话、互联网与其他地区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努力寻求治病良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15天的努力,终于突破了防病治病难关。
突破
和村民抱团“下蛋”
宋文治还希望通过养鸽子和村民一起脱贫致富。为了让村民放心养殖美国王鸽,宋文治请来村民代表参观养殖基地,自费组织群众到船山区龙凤镇、大英县火井镇、成都市大邑县等地考察学习,让村民亲身感受到养殖美国王鸽带来的实惠。
看到宋文治成功创业,村民康健也想跟着一起养鸽子,但苦于缺乏养殖技术,一直没有养成。宋文治知道后主动帮他联系养殖场地、搞好疫病防治。现在,康健的养殖场常年存栏种鸽500余对。面对每年3万余元的养鸽纯收入,康健动情地说:“感谢小宋给我带来致富法宝,要是没有他传授养殖技术,我还是脸朝黄泥背朝天的泥腿子。”尝到甜头后,周边8户农户又找到宋文治帮忙,相继建起了养鸽场和养鸡场。目前,还有17户农户的养殖场正在规划建设中。
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宋文治着手组建养鸽专业合作社,将原来分散养殖的农户凝聚在一起,形成养殖产业龙头,做大做强养殖产业。如今的金翼鸽业实现了预期目标,年产鸽蛋10多万个,年产值40万元,上门收购的销售商络绎不绝。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