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好兄弟唐林生态养兔很成功,而且政府对青年人自主创业很支持,所以就决定回来和他一起干。”近日,记者走进蓬溪县鸣凤镇晒金村3组养兔大户唐林和青坤的养殖基地,看见兔场里大大小小的兔子近5000多只,管理人员正在忙碌着喂食。
2009年初,唐林回乡后就开始发展生态兔养殖,起初规模很小,但效益较好,后来青坤加入后二人逐渐扩大规模,于是开始筹备兔场设施建设,“政府给了我们很大帮助,将废弃的小学校以每年低至400元的价格租给我们,还帮助我们整修完善了各类基础设施。”当记者问到政府给予他们什么帮助时,青坤感激地说道。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4月份,他们的生态商品兔已开始正式出栏,一次性卖出500多只,平均一只卖到30元左右,纯利润8—10元。目前,存栏量已达到了5000只左右,成年兔有3000多只,小兔子有1000多只,主要销售成都、遂宁、重庆等城市。
“我们打算明年还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引进一批优质的商品兔进行饲养,争取年产商品兔上万只,同时再带动周边村民搞寄养。”谈到下一步打算时,青坤信心十足地说。
近年来,鸣凤镇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生态养兔产业。在鸣凤镇像这样养兔规模达1000只以上的养殖户可不少。该镇党委书记蒲成华告诉记者,对于农民来讲养殖生态兔已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不管是大人、小孩、老人以及残疾人都可以养殖,因为养兔方法比较简单易懂,养殖地方也容易找,且年收益较高,也不愁销售。对新的养殖户,政府每年还将进行免费培训,经过培训后,可加快养殖户养兔循环周期,提高成活率。
据了解,现目前该镇已有20多户上千只的生态兔养殖大户,生态兔养殖年收益可占全镇经济收入的十分之一。接下来,鸣凤镇政府计划成立养兔专业合作社,聘请他们其中之一来当生态兔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带动全镇养兔产业长足发展。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