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我为群众***事”彰显“为民执政”大智慧 返回首页

“我为群众***事”彰显“为民执政”大智慧

时间:2014-03-07 13:26来源: 作者:张宗仁 黄高军收藏

      2014年2月28日,《三峡日报》刊发通讯,详细介绍了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我为群众办件事”活动情况,收到了群众“5万个满意”的好效果。我打心眼里为此叫好,因为它彰显了一级党委、政府“为民执政”的大智慧。
      早在2012年1月,乐天溪镇就启动了这活动,活动内容就是要求拿财政工资、享受财政补贴的公职人员和村干部都要投身到“我为群众办件事”的活动当中,积极主动到群众当中找事做,用2至3年时间理顺群众的心气。笔者作为一名和乐天溪邻近乡镇的工作人员,对这项活动在叫好的同时也持观望和担忧,认为这是不是又是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形式主义”的新版本。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时说过:“是不是作秀,群众一看就知道。”两年时间过去了,它所产生的实质效果让我们不得不叹服,干部们为群众办的一批实事、好事都是可圈可点,群众用“5万个满意”有口皆碑,肯定了这一活动的形式和效果。
      乐天溪镇“我为群众办件事”活动既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又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很好诠释了“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为群众所办的事包括群众要求办的、领导交办的、岗位职责应该办的大事、小事、难事、易事……都在办事之列。他们所办的大事有为群众修路架桥,小事有为群众代办证件手续、扶贫帮困。一系列群众迫切期盼的事情都一个个得到解决和落实,群众的心气岂有不顺之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菏泽考察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这幅讲“官德”的名联,以朴素和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官与民、得与失、荣与辱的深刻哲理。我们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 “父母官”,以什么样的姿态去思考、去作为由此可见一斑。应该知道,我们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理所当然地要为老百姓办事。为群众办事是责任、是义务、是分内之事,这是我们每一个吃财政饭人员都应该明白的道理。乐天溪镇“我为群众办件事”活动,只不过是一个执政理念和细节的体现,很好彰显了“人民公仆”的最基本的担当精神,摆正了“主”与“仆”的位置关系。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人眼前一亮,透露执政新风,也体现执政者大智慧。制度严谨与否,决定执行效果。乐天溪镇还为“我为群众办件事”活动设置了监督办法和奖惩措施,这种带有“鞭策性质”的制度,可以直接对事对人,有效保证了活动不至于搞成人们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涉及群众衣食住行、养老就医、就业增收等等都是政府应该办的事情。当前,宜昌市夷陵区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区范围开展,尤其是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直接和基层群众接触,需要直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凡是靠纳税人养活吃财政饭的“干部”,不仅心里要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还要放下身段到群众中去了解社情民意,真情实意地去了解、感受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思路就是围绕这些内容去运筹帷幄,把群众的想法、愿望听进去、记心里,能够办的及时去办、马上去办,一时办不了的要说明情况,争取群众理解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办,“衣人在寒,食人在饥”,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为他们办一些他们迫切期盼的事情。在工作中要正视困难和问题,遇到矛盾和问题不要怕,不要躲,更不要推卸责任,而要勇于担当,积极主动迎难而上,寻找措施和对策克服和化解难题。做到困难面前敢伸手,关键时刻敢出头,该自己的责任,就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做一个扛得住、靠得住的人。要锻炼自己坚持真理的勇气,敢于坚持原则,坚决不当“木匠”(睁只眼闭只眼)和“瓦匠”(和稀泥)式的干部。所有这些都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具备的“正能量”。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