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无职党员管理严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党员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党员家庭挂牌”等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各支部坚持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党员大会和组织生活会,号召无职党员积极参加乡党委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提升服务意识,增强大局观念。
二是在职党员管理明责任。针对在职党员,乡党建办实行党建工作目标量化管理,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职责,开展公开承诺。实行机关党员进村入户,各村支部公开包村党员的工作职务、联系方式、承诺事项等情况,建立包村党员档案,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他们在帮扶村政策宣传、民事调解、便民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是困难党员管理结对子。从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活困难入手,在把家庭困难的无业党员纳入农村低保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帮扶活动。建立健全个人档案,详细记录困难党员的家庭状况、个人特长、就业意愿,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对子,提供创业指导、就业培训等服务,提高困难党员脱贫致富能力。
四是流动党员管理不断线。记录和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方向、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服务功能,确保流动党员与党组织“不断线”,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