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痴心不改创业路 返回首页

痴心不改创业路

时间:2015-10-10 09:29来源: 中国农民网作者:王洪德收藏
——共产党员刘文举创办养殖场的事儿



刘文举



刘文举的鸡群



刘文举的肉羊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当我们步入全国文明村镇——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丰林社区时,尽收眼底的不仅仅是那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和华丽的休闲广场,从楼区高处向南望去,一片青松掩映下的排排圈舍,也富丽堂皇。走进这家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数不清的“喜羊羊”和查不过来的“溜达鸡”,令人目不暇接,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养殖场的主人大号叫刘文举,小名二波子,今年40岁,中共党员,家住丰林社区,是奋斗村农民。
    2009年,依龙镇丰林村将农村泥草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实施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撤并了所属的5个自然屯,集中建设农民公寓楼,当年全村240户农民全部入住楼房,居住环境彻底改善。2010年,丰林村临近的自强、奋斗村及时跟进,利用丰林村3屯腾空的老宅基地,在丰林村农民公寓楼北侧,打响了农民公寓楼建设工程第二战役,3个村集中建设15栋农民公寓楼,撤并13个自然屯,400多户近5000人集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小城镇,探索出了一条撤屯并村,集中建设农民公寓楼的新路子,圆了农民住楼梦,丰林社区随之诞生了。奋斗村农民刘文举成为丰林社区中的一员。
    丰林社区在建设农民公寓楼过程中,就将让农民既住上楼又住得起楼,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纳入总体规划之中,他们以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为载体,从加快土地流转入手,很快将90%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另辟创业途径增加收入。其中丰林村投资千万元建设的千头牛养殖场和即将营业的20万吨粮食仓储项目,都为安置劳动力就地务工搭建了平台。
    刘文举,这位不甘寂寞的农村青年,在将土地转包他人之后,总琢磨干点啥。2011年的秋季,这里的人们谈论最多的是怎样增加收入。刘文举也在苦苦地思索着。一天,刘文举的内弟来到他家,当他们谈论起如何多赚钱的话题时,多年从事贩羊生意的内弟说“将绵羊进行育肥赚钱多。”而后就怎么个多赚钱法说给了刘文举。一席话,引发了刘文举饲养肉羊的想法。 
    为了稳妥起见,刘文举走出去考察肉羊养殖和市场需求以及销售行情,咨询了饲养技术,并进行了市场预测和市场分析。心里有了底的刘文举,首先想到的是养羊场所问题。他看到,丰林村原奶牛养殖小区的奶牛全部迁往奶牛公寓,小区已经闲置,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丰林村领导协商租赁或者买下小区场地事宜。很快,丰林村通过法律程序将闲置的占地3.5万平方米连带圈舍卖给了刘文举。 饲养肉羊的场地解决之后,最大的困惑是资金缺口大。刘文举便投亲靠友挪借和贷款。2012年3月中旬,投资30多万元,购买了粉碎机、铡草机等设备,投资130多万元,陆续买回1700多只“架子羊”入栏,开始了饲养育肥羊的历程。经过105天育肥出栏,这批肉羊净赚25万元。出栏后,又入栏1000只“架子羊”,秋后出栏,每只羊纯效益达200元,这一年,刘文举饲养肉羊纯剩45万元。
    经过一个冬天的思考,2013年开春,刘文举愈发感到原有的2000多平方米圈舍面积不足,往大扯干施展不开,便决定继续投资,在原有圈舍基础上,再扩建5000平方米圈舍面积。不想,扩建工程启动后,刘文举被诊断患上鼻息肉,曾一度呼吸困难,险些丧命,幸亏及时手术,免于一劫。出院不久,刘文举感觉双腿有点不听使唤,经查是双侧股骨头坏死前兆,又开始了漫长的治疗过程。这期间,他的母亲又患病,刘文举自己的病情稍有好转,还要照料生病的母亲,加之扩建工程资金不足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2013年和2014年,啥也没养不说,整个工程一干就是2年。在这2年中,他历尽艰辛和磨难,光扩建圈舍固定资产工程投入就达200万元。
     柳暗花明又一村。经过2年磨难的刘文举,于2015年初春,完成了一个完全由个人投资的全新的较大型养殖场的扩建工程。一心想往大干的刘文举,在流动资金几乎无分文的情况下,凭借以往良好的信誉和道德品行,继续投亲靠友挪借和贷款,走了一盘借梯子上房、借船出海、借鸡生蛋的好棋,开始了继续饲养肉羊的历程。他先行抓回800多只“架子羊”进行育肥,8月份出栏,净剩16万多元。而后又入栏肉羊1500多只,预计年底前出栏,少说还可获利30万元。与此同时,刘文举还从广州订购3000只清一色公鸡雏,利用紧靠南侧松树地的圈舍饲养“溜达鸡”,从春到秋,鸡雏是在松树地吃虫、吃草、吃蚂蚱、吃拉拉蛄、吃草籽长大的,没喂任何添加剂饲料,看着活蹦乱跳即将出栏的“溜达鸡”,刘文举怀着喜悦的心情说:“每只活鸡卖60元不成问题,纯剩30元把握的,3000只鸡纯效益可达9万元。”2015年,刘文举饲养肉羊和公鸡,纯收入可达55万元。今年,刘文举在当地雇了6名农民工,负责畜禽饲养、管理和防疫治病,这8名农民工免费食宿,每人每月2500元工钱,这几位农民在家门口就增加了收入。
    刘文举打算,通过滚动发展,向年出栏肉羊万只、“溜达鸡”万只以上目标挺进,建成全市乃至全省规模最大的肉羊、“溜达鸡”养殖基地,安排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民共同奔向小康社会。(通讯员 王洪德)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