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泸州古蔺讯(通讯员 何海)***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工作多为社区(村)事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村官”从无到有,快速发展。***村官制度给基层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新农村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村官没走能到基层农村干事创业,而是在******较好的机关留步了。有的***村官长期待在机关,处理机关事务,接触基层的机会越来越少,应对基层的能力没有练就,反而练就一身“官气”,少了“民气”。
大学身村官为什么倒在了前往农村最后一公里的路上?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村官本身,从一开始考录村官的时候就没有端正的态度,大部分是想以此为跳板,踏上仕途捷径。更有的***村官一开始就没有树立深入基层干事创业的勇气和雄心,对村官这***概念还很模糊,错位认为村官也是“官”,认为在机关做事,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一***的;二是乡镇机关为了充实人才,把村官都汇聚在机关里,从事机关事务,片面认为刚毕业的***到村干不了大事,难有作为,但试想把***村官放在机关又能成就多大事业呢?
笔记认为,知识***富,且年轻活力的***村官更应该下派到最基层的乡村。广阔的农村大舞台为***村官提供了许多实现人身价值的机遇。经过农村锻炼的***村官,亲力亲为处理基层事务,提高了认知度,这对村官的发展和提高都是有利无弊的。
***首先要树立下基层的勇气,敢于发扬不怕困难的工作作风,不作村官的“过客”,要把村官视为一份事业。其次,***要认清村官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敢于树立清贫朴树的工作态度,不摆村官的“官架子”,要当群众的“贴心人”。最后***村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业绩观,不作无为而治的庸者,而要当敢想敢为的智者。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首先要给***“松绑”,要敢于给他们机会,只有将他们派到多彩的农村,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促进一方经济事业发展,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这才是村官制度的真谛。其次,上级组织部门要加强对村官的管理,杜绝村官停留在机关,引导村官流向农村,建立新鲜活力的农村干部机制。最后,组织部门要加强激励考核,建立健全村官考核制度,加强政策激励,让更多有志青年“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