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让渔民拥有市场话语权 返回首页

让渔民拥有市场话语权

时间:2012-06-04 10:40来源: 作者:收藏

  建合作社,强化管理,统一谈判

  □熊莉

  有没有见过这***“牛”的合作社DD周边县市的批发商蜂拥而至,主动与合作社联系,并给出最大利润空间,合作社社员在市场谈判中拥有绝对话语权。

  这不是梦想,营山县照珠河畔的通旺渔业专业合作社已经将之变成了现实。是什么让这***渔业合作社如此“有格”?5月29日,笔者来到这里看到,河流清澈,风景如画,渔民们满脸笑容。

  单打独斗 难御市场风险

  照珠河是营山县渔民赖以生存的地方。

  2008年以前,以青山乡三湾村胡松全为代表的几户渔民零星地分布在照珠河沿岸。由于渔民单家独户闯市场,没有竞争力,渔民们难免面对“难堪”。

  “我们散户去卖鱼,明明是4块5一斤,贩子必然要砍成4块。”“进饲料也是各管各,质量不齐,价格不一。”“那些鱼贩子还短斤少辆,说鱼拉回去死了好多,有时甚至砍掉近百斤,我们心里窝火。”说起以前的遭遇,渔民们愤慨不已。

  信息不畅、没有市场话语权、养殖技术欠缺……照珠河畔的渔民们出路在哪里?在浪里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胡松全意识到,渔民要增收致富,必须走集约化、产业化之路,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他山石,可攻玉。胡松全带领王玖霖、雷焕国等渔民到南充、巴中、重庆等地考察,学习他们的先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2008年7月,在县农经局的支持下,照珠河上成立了有28户社员的营山通旺渔业合作社,合作社以网箱入股等方式注册资金132万元。胡松全当选理事长。

  科技兴渔 产业做大做强

  胡松全说,创办合作社的目的之一,就是带领农户走科技兴渔之路。

  专合社通过通旺农牧集团邀请专家定期讲解养殖技术。每逢遇到养殖户的鱼群犯病,经验***富的胡松全和雷焕国都会前去“把脉问诊”,随叫随到且无偿服务。3年来,合作社里没有一户因鱼病造成减产减收。

  为促进养殖户科学喂养,提高合作社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胡松全在合作社大力推行“五统一分”养殖模式,即统一苗种、统一饲料、统一渔***、统一管理、统一成鱼销售。

  为了防止一窝蜂卖鱼,专合社改年底集中上市为平时随机上市。为了监测预警,专合社采取“轮流坐庄”的方式,并在仪陇、绿水、安固、倒鱼滩设置安全观测网点,一旦上游出现洪水,专合社立刻做好准备工作,减少养殖损失。合作社还增加了养鱼种类,从当初的***鱼、鲤鱼发展到叉尾t、丁桂等9***品种。

  如此一来,鱼的品质和数量都得到大幅提升。“如何与市场‘叫板’?一是信誉好,二是质量硬。”胡松全说,这两块试金石屡试不爽,通江、南部、巴州、重庆、达州等周边县市的鱼商蜂拥而至,他们主动与合作社谈价格,“较之散户卖鱼,一般要高出4毛钱一公斤。”

  效益翻倍 渔民争***入社

  通天乡50多岁的杨仕福是位肢体残疾人,没有固定经济来源。2008年通旺渔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没有养过鱼的老杨加入了合作社,连网箱都是合作社负责人帮忙架的。头一年,老杨便挣了3万块钱,现在他跟妻子一起修了一***运鱼的路,准备扩大养殖规模。

  60多岁的杨先甫是照珠河上最早的渔民,他原本对几***“晚生”搞的专合社前景不看好。但专合社请来专家讲课,销鱼买饲料时他却总要来“凑热闹”。今年7月,老杨头再也按捺不住,加入了专业合作社。

  如今,通旺渔业专业合作社已经从当初的5、6户养殖户,发展到现在的43户100多人。

  合作社副理事长王玖霖告诉笔者,2008年以前,照珠河所有渔民的年销售收入只有60多万元,2011年底,合作社生产商品鱼750***,是合作社成立之前的15倍,平均每户的收益比单打独斗时提高30%左右。(四川农村日报)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