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粽子店老板自称屈原后裔 打出“屈氏粽子”招牌(图) 返回首页

粽子店老板自称屈原后裔 打出“屈氏粽子”招牌(图)

时间:2012-06-13 11:31来源: 作者:收藏

  端午节将至,正是粽子热销之时。成都有名的“粽子一条街”——马鞍东路上,短短半条小街,两边均摆满了卖粽子的摊位,仔细数数,差不多有近30家。

  为了促销,商家们都使出了各自的手段。昨日,一家粽子店打出“屈氏粽子”的招牌,老板娘还自称是屈原72代后裔。这让新老客户“眼前一亮”,围观者络绎不绝,大家都好奇:“真跟屈原有关系?”

  声称:

  老板娘自称是屈原后人

  包粽子技术好回头客很多

  面对围观的市民,“屈氏粽子”的老板娘屈慧君总会淡定地回答:“我是屈原的第72代后人,有家谱为证。”

  陈阿姨是老主顾了,她说自己每年都到这里订购,也听店主屈慧君说起,祖先就是屈原,“卖粽子也算是祭奠祖先。”“我没有刻意用祖先做卖点,只是有食客问起跟屈原的关系时,我总要真实地回答。”屈慧君说,她在马鞍东路做二手房生意五六年了。每年端午,她便会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包粽子。“我包的粽子技术好、分量足、味道香,已经积累了很多回头客。”

  屈慧君是重庆潼南县高楼山村人,家中有三兄妹,哥哥和她在成都。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亲每年端午节都会包粽子祭奠屈原祖先,所以家中的兄弟姐妹都会包,她7岁时就会包粽子了,“现在家乡还有很多人以卖粽子为生。”

  回忆:

  老家过端午比春节还热闹

  家家有屈原的牌匾

  屈慧君说,她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屈原的后裔就觉得有什么不同,不过老家潼南每年过端午的习俗倒是让她印象深刻。“端午那天忙得很,全村能回来的人都要回来,大人细娃儿背起脚儿跑,比春节还忙还闹热。”当天一大早,人人都换上整洁、素净的衣服,将屋后山上挖来的艾叶系好,挂在大门两侧。

  然后,开始泡糯米,将早已洗净的木甑子搬上大铁锅,劈柴生火。糯米泡软后,掺杂腊肉、绿豆等,包进绿竹叶,一只只放进甑子,蒸熟起锅。

  屈慧君说,村里每家都有屈原的牌匾,午饭前,全家人端着粽子,点起香蜡纸烛,排队磕头作揖,再吃粽子蘸白糖或豆沙,喝雄黄酒。“出来这几年,每年过节也都是要先祭祖先,在桌上摆好碗筷,祖先吃了,我们再过节。”

 [1]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