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多胚孪生超级杂交水稻"种植新技术有望增产 返回首页

"多胚孪生超级杂交水稻"种植新技术有望增产

时间:2012-06-15 10:03来源: 作者:收藏

    利用水稻多胚胎遗传基因,通过运用先进的 “多胚孪生标记育种法”和“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法” 育种技术,培育“多胚孪生超级杂交水稻”可使水稻增产效果显著。这是记者于日前在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业创新技术专家委员会与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国市县招商网共同举办的刘志彬“多胚孪生超级杂交水稻”成果说明会上所了解的。 
    据了解,该项技术成果发明人刘志彬是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中科院院士袁隆平的学生。他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艰苦地探索和不断地实践、总结,研究出“多胚孪生超级杂交水稻”增产种植新技术。目前,该项新技术已经通过专家组验收,业已证明该成果对提高水稻单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据介绍,刘志彬团队发明的“多胚孪生标记育种法”和“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法”,把原来水稻一朵小花只结一粒稻谷变成一朵小花结3~5粒稻谷,每亩单产获得相当大的提高,使杂交水稻变为超级杂交水稻。
  “多胚孪生标记育种”技术,现已在南方产稻区14个省,82个点,101.37公顷试验基地得到验证,最高单季亩产和双季稻亩产都有较大的提高。不仅如此,该团队还在东北黑龙江鹤岗寒冷地区和上海浦东盐碱地进行了田间试验,均取得成功,在寒冷的黑龙江鹤岗地区实现了平均亩产达800公斤以上,平均提髙产量15~30%。目前,该团队拥有核心原种生产基地500亩,良种生产基地2万多亩,拥有加工种子200吨的流水生产线一条,具备了规模化育种的能力。
  我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目前粮食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物资,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在现有耕地增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水稻单产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浓墨重彩的提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刘志彬团队发明的专利技术,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大意义,该项成果如能在我国农村大面积普及与推广,有望从根本上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并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